正值盛夏,河北省丰宁县小河村来了一群“新农人”。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深入了解丰宁当地乡村振兴情况,7月23日,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河北省丰宁县小河村,以高校资源为支撑,以产业实际需求为向导,聚焦科技赋能产业与技术帮扶,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大学生们用青春力量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让乡村振兴的笔尖蘸一抹青春的色彩,在丰宁的土地上尽情挥洒。
“朋友们,我现在正在丰宁县小河村的葡萄园,这是今天早上刚从果园现摘的葡萄,又香又甜,饱满多汁,欢迎来到这里享受田园采摘的惬意”。一大早,小河村助农直播间就已经热闹起来。团队把直播间搬到了葡萄园里,团队成员正在镜头前热情讲解,对葡萄的生长环境和口感娓娓道来,再加上主播轻松有感染力的讲解,直播间里吸引了不少网友,互动踊跃,小河村葡萄园产品的知名度和线上影响力也慢慢提高。
队员通过网络直播宣传小河村葡萄采摘园。熊峰 供图
在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合肥工业大学的学子们了解到,小河村的葡萄园正面对一些困难,包括产品滞销、宣传力度小、宣传渠道单一的问题,团队与果园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葡萄园以网络与视频平台为媒介,通过直播、制作视频广告等形式提高知名度。一拍即合,团队成员变身“云端新农人”,随即在葡萄田中开启了直播,通过展示当地葡萄产品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和产品质量来宣传推广小河村的葡萄园。葡萄园负责人表示,“大学生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能力强,将直播间开在田间地头,把葡萄的品质和优势讲得清清楚楚,这种销售方式很新颖。科技助农帮增产,为小河村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青年力量。”在现场,队员们又给种植户们讲解了一些直播技巧与注意事项,并承诺后期将通过线上方式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队员正在田间劳作。罗喜月 供图
直播结束后,团队成员还深入葡萄田,跟种植户学习葡萄藤的修剪模式和葡萄的采摘技巧,协助工人们进行田间劳作,同时还根据所学知识,对葡萄园的灌溉系统部分阻塞的水管进行疏通,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以科技为媒介,实现精准助农。团队此行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向采摘园赠送由合肥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水溶肥。在赠送仪式上,队员详细地为园主讲解了水溶肥的使用方法和营养成分。团队负责人表示,此举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旨在将高校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于田间地头,尝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将高校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农业生产力,为小河村葡萄产业进一步高效生产提供科技支撑,为乡村振兴贡献“合工大力量”。
团队赠送园主水溶肥。罗喜月 供图
丰宁县小河村葡萄园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显著改善了当地生活条件,成为当地助力乡村振兴典型代表,成为小河村脱贫致富的生动写照。对合工大赠送的水溶肥,园区负责人寄予了厚望,期待其在提升葡萄品质、增加产量、提高葡萄的抗逆性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今后若效果理想,水溶肥将成为本地葡萄产业升级、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有力科技助力,成为葡萄园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队员正在采访园主。罗喜月 供图
乡村振兴需要新鲜血液的激活,大学生也需要走出课堂,在服务社会中检验学识、提升技能,这是一场为乡村振兴而凝聚起来的双向奔赴,不仅实现地方农产品的推广,更搭建起校地合作、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多赢平台。融合技术帮扶、产业调研与新媒体营销形成有机体系,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科技赠肥为切入点,深度访谈洞察产业振兴需求,辅以劳动实践和直播助销,将知识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动能。(作者:合肥工业大学 刘俊甫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