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探寻产业与文化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青衿寻韵紫塞行 青春筑梦丰宁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河北丰宁,以实际行动探索“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非遗点亮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上午,实践团首先探访了承德九龙醉集团。在集团文化发展部门总监李剑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该集团将本地生态农业与古老酿酒智慧巧妙结合,不仅创新了酿酒技术,更通过“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吸纳乡亲就业,带动当地种植与物流的协同发展。在弥漫着酒香的车间里,队员们真切感受了从优质粮食到佳酿的转变,深刻感受到产业振兴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作用。
九龙醉集团文化发展部门总监李剑讲解(熊峰 摄)
午后,实践团走进布糊画传承工作室,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海艳老师开展交流。传承人揭示其“守正创新”的真谛——在坚守技法灵魂的根基上,勇敢融入当代审美与年轻创想,她以布为纸,以线为墨,将古老纹样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作为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天才妈妈”工坊的带头人,刘海艳老师通过布糊画工坊为村民提供灵活就业机会、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同时,鼓励年轻人要勇于将传统技艺与时代结合,唯有扎根时代沃土,才能从“百姓艺术”真正升华为乡村的文化名片与活力源泉,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团队成员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海艳老师交流(熊峰 摄)
当地年轻人制作布糊画(罗喜月 摄)
此次“青衿寻韵紫塞行,青春筑梦丰宁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的相辅相成。产业振兴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文化传承为乡村注入灵魂和魅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共同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作者:合肥工业大学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