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青年行实践团为乡村小学播撒“双碳”种子
“老师,氢气球能飞,那氢气能让汽车跑吗?”在顺平县西朝阳小学的课堂上,五年级学生小林的提问让教室瞬间热闹起来。近日,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氢”行“碳”访——“双碳”青年行实践团走进这所乡村小学,开展“能源报国,筑梦‘双碳’”主题科普支教,用趣味形式为孩子们打开新能源世界的大门。
为契合乡村孩子的认知特点,实践团成员摒弃传统说教模式,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播放自制的“氢能小动画”,用卡通形象讲述“氢气从哪里来、能做什么”;发放手绘漫画手册,把太阳能、风能的转化过程画成“能源探险故事”;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太阳能电风扇”演示环节——当成员们组装好简易太阳能板与风扇,在阳光下按下开关,风扇叶片缓缓转动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
“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发明更多清洁能源,让家乡的天空一直蓝下去!”支教结束时,小林攥着漫画手册认真地对实践团成员说。这句朴实的话,正是支教活动的初心: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在乡村孩子心中种下“关注能源、践行低碳”的种子,为“双碳”目标的长远实现培育未来力量。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中的能源科普需求,开发更多适合乡村孩子的科普课程包,让“双碳”理念在乡村沃土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