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四川农业大学"青春田园"乡村美育志愿服务团队再度启程,奔赴雅安市石棉县、凉山州雷波县等地的乡野田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青春田园·乡村美育"社会实践。这支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青年队伍,以艺术为桥,以文化为媒,构建"田间艺术课堂+红色校史宣讲+数字资源供给"三维育人体系,将美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儿童心田,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艺术活力。
红色薪火传信念,艺术芳华润乡野
依托学校百余年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青春田园"团队匠心独运,打造"红迹田园薪火课堂"。通过"口述历史"故事会、可视化网络微课等创新形式,将"川农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厚重主题转化为生动叙事的青春表达。在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的革命圣地,孩子们通过"红色情景体验剧",化身"小红军"体验送情报、渡险滩的革命历程,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红军爷爷的故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参与活动的孩子如是说。
与此同时,"艺彩乡野美育实践"绽放出绚丽的艺术之花。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梯田垄埂、农家院落开设多个艺术社团。通过田埂美育课、乡土情景课等特色课程,引导孩子们在朗诵、舞蹈、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羞涩拘谨到落落大方,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孩子们在艺术的浸润中完成了一次次美丽的蜕变。
青春赋能双行道,美育薪火永相传
"青春田园"项目既是美育下乡的奉献之行,更是青年学子自我淬炼的成长之旅。志愿者们通过深入乡村的实践调研,深化了对"知农爱农"内涵的理解,锤炼了服务基层的担当精神。"孩子们眼神中越来越亮的光,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美育唤醒心灵的力量。"志愿者的感言道出了所有团队成员的心声。
项目建立的"暑期集中实践+学期云端延续"长效机制,打破了美育资源的时空限制,构建起"高校+地方+乡村"三方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三年来,多名学子通过这一平台,将艺术的火种播撒在乡野沃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四川农业大学"青春田园"团队将继续深耕乡村美育沃土,以艺术之光启迪智慧,以文化之力滋养心灵,不断完善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创新模式,为乡村儿童铺就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艺术之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作者:冯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