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星火接力・筑梦井冈”实践团队圆满完成2025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

2025-09-04 11:35:4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5年7月18日至7月26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星火接力・筑梦井冈”实践团队,在教授于红霞、辅导员张宇的带领下,奔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顺利完成任务。

此次实践是该团队第11次入选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组织的“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在校团委指导下有序推进。

聚焦专业课题,助力红色文旅发展

本次实践的课题为“红星闪闪照我行——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主题夜景设计与改造”。实践团队充分发挥建筑与城乡规划专业学术特长,经过四天集中式学习,深入了解井冈山红色文化,汲取红色文化基因;随后两天,在基地内部展开调研测绘,全面探寻文旅夜游现状问题。

针对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夜景光环境存在的问题,团队展开了一系列改造行动。他们原创设计红色文化夜景灯光装置,将革命元素融入灯光艺术,通过独特的光影效果,展现井冈山红色文化魅力;规划沉浸式红色文化夜游体验,让游客仿佛穿越回革命年代,切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对基地现有的室外灯具与构筑物进行改造,解决了基地灯光装置缺乏、夜间室外红色文化普及较少的问题,让红色文化以全新的形式“活”起来,有效践行了基地实践育人理念,延长教学育人时间,为井冈山红色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锤炼青年品格

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抵达井冈山后,团队首先参与革命烈士祭奠活动,并开展“纪念井冈英烈”仪式教学。站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精神的炽热。在黄洋界,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烽火硝烟;红四军医院旧址的木楼间,队员们也仿佛听到伤员的低吟和医护人员的忙碌脚步声,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坚守与奉献。

此外,团队成员还踏入毛泽东故居,感受伟人曾经的生活环境;走红军路、做红军饭、唱红军歌、忆革命史,通过自制红军餐等活动,上了一堂生动的情景革命传统教育课。这些经历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为梦想拼搏、为时代担当的信念,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

深入调研实践,探索红色教育新路径

在完成前期红色文化学习后,小组成员依据课题研究方向,对基地展开全面调研和测绘。他们在实地走访中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掌握基地的历史背景、现存状况及功能定位。                  在此基础上,精准采集场地数据、绘制地形图纸,梳理基地现存问题与潜在价值,了解各方对基地开发的实际需求,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资料。

围绕红色文化学习成果,接着发挥建筑学专业优势,小组针对基地关键节点开展“一地一案”设计。团队在基地餐厅门口小广场、通往篮球场的小道、通往食堂的玻璃廊道等关键节点,原创设计红色文化夜景灯光装置,如迸星台夜游博物亭、“星火燎原”灯光装置等;改造现有室外灯具与构筑物;改造基地玻璃廊道形成井冈山精神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空间;整合出一条连贯的沉浸式红色文化夜游主线。通过光影艺术的创新表达,活化红色历史场景,增强革命精神的夜间感染力,为参观者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红色教育新体验。解决了基地夜游发展的痛点,助力井冈山红色文旅发展,传承红色文脉。

此次 “星火接力・筑梦井冈” 实践活动的落幕,恰是红色传承新征程的起点。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将带着这份井冈山的精神馈赠,以专业所长深耕红色文旅沃土,用青春担当续写红色基因传承的时代篇章,让井冈星火在新时代的沃土上形成燎原之势,为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宋昱杉 苟丽璇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