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实践团寻访陶行知先生在上海的历史足迹

2025-09-02 16:52:1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了深入了解和弘扬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今年7月,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寻行知足迹 伴一夏成长”实践团来到上海市宝山区的陶行知纪念馆,感悟陶行知心系家国命运,探索创新教育的伟大教育家精神。

踏入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与奋斗场景。1932年10月,陶行知在上海市宝山区的这片地址上创办“山海工学团”,把工场、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以普及大众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成为是继晓庄师范以后的又一个试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地。

纪念馆中陈列的物件、照片和书信等史料无不诉说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精神内核,“山海工学团”名字的含义更是生动的体现:“工”是做工,“工以养生”,用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学”是学习,“学以明生”,用大众的学习明了大众的生命;“团”是团结,用大众团结的力量去保卫大众的生命。在这所半工半读,主张抗日救国的新型学校里,学生们上午学习文化、政治、科学课程,下午在田间劳作、在作坊做工。山海工学团成员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宣传,他们创作抗日歌曲、编排抗日戏剧,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山海工学团以这样“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 为宗旨,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壁垒,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它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爱国救亡的前沿阵地。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团队成员在参观的过程中拍摄系列微团课——“行知故事我来讲”之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用新时代青年的声音讲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时代内涵。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获得,当年山海工学团铿锵的劳作声仍在耳畔,散发出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小陶子”们正站在温暖的阳光中熠熠生辉,书写新一代有力的行知篇章。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