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城西社区传星火 兰考知识筑核梦

2025-09-02 16:51:3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夏日慰问送清凉 情系一线暖人心

为深度践行“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理念,推动志愿服务与社区建设同频共振,河南大学高级金融学院“两弹一星,星河筑梦”志愿宣讲团,锚定城西社区,开启7月24至25日“社区清洁与精神弘扬”的实践之旅。宣讲团以青春之约奔赴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担当,让“两弹一星”精神在社区土壤中落地生根。

清扫社区,汗映初心

七月的城西社区,暑气蒸腾,却挡不住志愿宣讲团前行的脚步。成员们兵分多路,迅速投入战斗。负责清扫地面垃圾的小组,手持扫帚,如拓荒者般穿梭在社区道路间。他们不惧烈日炙烤,额头沁满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滚烫的地面,瞬间蒸发,却未动摇清扫的决心。

打扫楼道的成员们,专注于每一级台阶、每一面墙壁。楼道里堆积的灰尘,在抹布与拖把的配合下慢慢褪去,扶手重新变得光洁,墙面恢复整洁。

负责擦净社区宣传栏的小组,先用湿布抹去污渍,再以干布细细擦拭,让宣传栏上的政策解读、文化宣传内容清晰展现,成为社区里一道亮眼的文明窗口。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弯腰,都将志愿者们对社区的热忱,融入城西社区的角角落落,用汗水浇灌出整洁家园的美好图景。

交流互鉴,精神共扬

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温暖开启。志愿宣讲团成员与社区中老年人围坐一堂,听长辈们讲述“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老人们缓缓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些科研先辈隐姓埋名、在艰苦环境中攻坚克难的过往,在字里行间流淌出坚守与奉献的力量。志愿者们认真聆听,将“热爱祖国、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心底。

交流环节,成员们分享实践感悟,从社区清洁的身体力行,谈到对“两弹一星”精神新的理解。两代人思想碰撞,让“两弹一星”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可触可感的传承力量,在社区这方天地里,完成了一场跨越岁月的精神接力,让爱国奋斗、无私奉献的信念,在代际传递中熠熠生辉。

问卷调研,细听民声

同步开展的问卷发放工作,成为连接社区与宣讲团行动的桥梁。成员们手持问卷,走进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中、驻足儿童娱乐广场、徘徊操场间,礼貌询问、认真记录。问卷内容涵盖居民对本次宣讲活动的看法,对“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的认知与期待。

一张张问卷,承载着居民的心声,也让宣讲团精准捕捉社区需求,为后续优化服务、创新“两弹一星”精神传播形式,积累真实可靠的一手素材,让宣讲行动既有服务社区的“温度”,更有深耕细作的“深度” 。

从社区清洁的躬身实践,到精神传承的心灵对话,再到问卷调研的探索倾听,“两弹一星,星河筑梦”志愿宣讲团以青春之姿,在城西社区勾勒出志愿风景。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未来,他们将继续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帆,在服务社会、传承使命的航程上,让金融学子的志愿光芒,照亮更多角落,让青春与担当同行,续写“三下乡”实践的动人篇章 。

两弹一星·星核筑梦|知识竞答启幕,共溯光辉历程

星耀兰考童心 智启核梦征程

为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河南大学高级金融学院“两弹一星,星核筑梦”志愿宣讲团于7月22至23日走进兰考县玉兰社区,开展“两弹一星”知识竞答活动。通过趣味性知识竞答普及两弹一星历史脉络,同时以互动体验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精神的火种在社区传播中生生不息。

必答稳基,回溯星途

必答题环节,每题设有作答时限,小朋友们依序答题。该环节聚焦“两弹一星”相关基础历史知识,从“两弹一星”事业筚路蓝缕的开端,到无数先辈为梦想奋斗的岁月,引领小朋友们回溯“两弹一星”探索之路上的漫漫星途,在答题过程中夯实对“两弹一星”知识的根基。

抢答竞速,绽放荣光

抢答题环节,小朋友们借助抢答器争夺答题资格,答对得分,答错扣分。此环节不仅考验小朋友们对“两弹”相关知识的熟知程度,更考验反应速度。在紧张又欢快的抢答氛围里,小朋友们尽情地绽放对“两弹”荣光的热忱与了解,让思维在“两弹一星”知识的天地中飞速驰骋。

细务护航,贴纸励心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宣讲团做了细致筹备:竞赛题目精心打磨,契合小朋友知识水平;活动现场秩序全力维护,保障公平公正;提前申请好适宜场地,助力活动顺畅进行;通过张贴海报等形式积极宣传,营造浓厚观影氛围。

活动还为表现优秀的小朋友发放了贴纸奖励,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这份专属小惊喜。

此次“两弹一星”知识竞答活动,是知识的交流,更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之旅。它为小朋友们搭建起了解“两弹一星”、感悟红色精神的桥梁,让红色基因在趣味竞答中默默传承。小朋友们在活动中汲取精神力量,以知识为舟,驶向属于自己的未来新征程,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赵婉茹 谷玲熙 王鑫燕 王子宁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