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跨越时空的《河南大学校歌》

2025-08-26 13:01:2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我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年前那个金桂飘香的九月。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学唱校歌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初听校歌,只觉旋律铿锵浑厚,带着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后来步入校史馆,才听懂:那旋律深处,是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1940年,伏牛山深处嵩县潭头镇,河南大学正经历着艰难的流亡办学时期。经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到这片深山,师生们携带着书籍和仪器,在日寇铁蹄的追迫下辗转迁徙,虽流离颠沛,仍弦歌不辍。师生们住茅屋、点油灯,却依然坚持教学科研。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为凝聚师生、鼓舞斗志,学校决定创作一首校歌。嵇文甫先生挥毫作词,陈梓北先生谱曲,两人合作完成了《河南大学校歌》。很快,嘹亮的歌声便响彻伏牛山麓、伊水河畔。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八个字,满是对日寇铁蹄犯我河山的切齿痛恨;“济济多士,风雨一堂”是对师生同心的写照。当歌声在深山里响起,它不仅是一首校歌,更是一面鼓舞河大人奋进的精神旗帜,让流亡中的师生们在黑暗里看到了曙光。那“猗欤吾校永无疆”的歌声里,蕴含着打不垮的信念与生生不息的希望。

大二暑假我们在参加军训补训时,歌咏比赛的指定曲目中恰有《河南大学校歌》。起初,我们的演唱节奏把握不准,情感表达也不到位。为了唱好这首歌,我们沉下心来逐句体悟歌词,追溯校歌背后的历史,并抽出一部分休息时间,一遍遍打磨。比赛当天,当我们穿着迷彩服,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唱出“济济多士,风雨一堂”时,全场响起了掌声。那一刻我忽然懂得,集体荣誉感就藏在这些天大家一起流汗、一起努力的过程里,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而不仅仅是为了名次。

校庆、开学典礼上、毕业典礼上……在河大的每一场重大集会和庆典中,合唱校歌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继往开来扬辉光”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个河大人正在用行动续写的篇章。

嵩岳苍苍不改其色,河水泱泱不息其流。这首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校歌,将继续在铁塔湖畔回响,也将继续在一代代河大人心中激荡。透过校歌,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在逆境中坚守理想、在苦难中追求真理的勇气与执着,亦能感受到河南大学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办学精神。(作者: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秦龙杨)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