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彰显青年学生风貌,常州大学药学院青禾助农实践团在常州圆满完成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紧扣“聚焦基层志愿服务”大主题,将所学知识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走访焦溪二花脸猪专业合作社等特色农业产业,深入乡村开展食安调研与科普宣讲、助农直播带货等实践。
三下乡助农,桃香满乡间
7月2日,青禾助农实践团成员走进江苏省常州市戴溪金丽来果园。成员们跟随果园负责人前往果园深处,听着介绍和讲解,大家都对水蜜桃的生长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阳光洒在水蜜桃上,只见负责人用右手托着整个水蜜桃,然后轻轻一拧,“啪”地一声脆响,果子就落进手掌心。在负责人的耐心指导下,小青禾志愿者们掌握了正确采摘水蜜桃手法,细心地把水蜜桃一个个摘下来,确保它们在采摘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一框水蜜桃采摘完毕,装箱带走,并运输到下午的助农直播现场。
三下乡直播,青果桃韵浓
下午4点30分,“青果巷‘桃’气来袭”直播正式开始,直播间内不仅展示了上午新鲜采摘的本地水蜜桃,更设置了硬核的农残检测环节——成员们现场使用专业农药残留检测试纸,直播演示检测全过程,让顾客们买得安心、吃得放心。直播期间,线下青果巷同步设置了桃子售卖点。直播刚开始,摊位前略显冷清,虽有路人驻足询问,但成交量并不理想。转折发生在下午5点30分,一位叔叔被摊位上色泽红润、饱满新鲜的桃子吸引,仔细查看桃子品质,对其新鲜度和安全性十分认可,当即决定将所有桃子全部买下。大家迅速整理摊位、打包桃子,第一时间安排快递发出,确保这份新鲜能及时送达。此次直播与线下售卖联动,既通过透明化的农残检测环节彰显了本地农产品的安全底气,也因顾客的信任与支持,让优质农产品的推广之路更添温度,为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心传递写下生动篇章。
二花脸猪,原产于常州焦溪舜山,最早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由当地农民选育而成,1954年经张照教授正式命名为“焦溪猪”,后因面部独特的“寿”“福”纹路得名“二花脸”,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走访二花脸猪专卖店
在专卖店,青禾助农实践团成员围站在陈列架前专注观摩国家级太湖猪(二花脸)保护区牌匾及系列荣誉证书,探寻非遗农味底蕴;随后领队依托手机直播设备,在陈列二花脸猪肉礼盒与特色奖项的展架旁,生动推介非遗农产独特魅力;最后成员手捧二花脸猪肉丸包装,直观呈现非遗农产实物形态。
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护住老物种,就是守住乡村的根;激活老味道,便能结出振兴的果。
了解二花脸猪养殖场
在7月4日上午,青禾助农实践团成员朱宇琪、许琳滟、陈玥萱来到常州二花脸猪猪场,深入了解二花脸猪的养殖与保护情况。
实践团成员中,朱宇琪穿上专业防护服,在技术人员带领下深入猪场内部,专注观察各区域猪的生活状态,不时向技术人员请教,将所见所闻牢牢记在心中;许琳滟和陈玥萱在猪场外部,听技术人员介绍先进的降温设备及背后的科学原理,就整理好的问题积极提问,获得技术人员的耐心解答,对二花脸猪养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参观结束后,三人一同前往国家级二花脸猪保护地办公区,参观陈列的荣誉证书,用相机记录珍贵瞬间,在证书墙前合影,定格难忘经历。
开展食品安全调查活动
7月5日,青禾助农实践团走进常州市天宁区清凉新村,开展食品安全调查活动,旨在普及调查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与居民亲切互动。从“塑料袋能否装热包子”到“发芽土豆是否能食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激发了居民的热情参与。保安大爷的默契谦让、阿姨的热情回应,以及居民从茫然到了然的眼神变化,让科普过程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此次调查活动既是知识的传递,也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团队成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家常话语,让食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活动结束后,居民表示受益匪浅,实践团也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举行食品安全科普宣讲
7月6日,青禾助农实践团来到戴溪村委,举行了一场生动的食品安全科普宣讲。
此次食品安全科普宣讲面向戴溪村委村民,领队周婧先亲切问好并自我介绍,结合助农宣传亲身经历分享乡村食品安全现状与需求;接着播放团队精心制作的助农宣传视频,画面中乡村风貌、农户故事与食品安全小知识巧妙融合;最后周婧提议与社区携手打造“乡村食安之旅”“小青禾食安课堂”等特色项目,让食品安全知识更接地气地走进村民生活。
宣讲结束后,互动问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周婧提出“夏天剩菜该如何保存”“如何辨别过期食品”等食品安全小问题,得到村民们积极响应,调查发现当下老年人食品安全意识较为良好,团队为村民送上帆布包等实用礼品。活动最后,团队成员与社区负责人一同合影留念,定格下这次意义非凡的科普瞬间,也为后续的合作埋下温暖的种子。
此次三下乡活动,短短一周却让青禾助农实践团收获满满。从戴溪果园学习采摘水蜜桃,到青果巷直播中用专业试纸演示农残检测,再到深入二花脸猪猪场了解非遗农产养殖、走进社区开展食安科普,每一段经历都让成员们真切感受到“把知识用在实处”的意义。未来,我们会继续带着这份热忱,用所学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常州大学 宋俊莉 丁文婷 蒋雨彤 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