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作家洪斌:跨洋海报拉近父女距离

2025-09-07 18:16:43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18342036467470685_83.jpg

4个印着美国邮戳的纸箱,像4位沉默而神秘的信使,静静立在门口。我怀着几分谨慎与好奇,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划开纸箱,仿佛在开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女儿从纽约寄来的这些箱子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惊喜?是承载着异国记忆的珍宝,还是饱含深情的思念信物?

打开4个纸箱,17 个白色尼龙袋整齐排列。袋中衣物柔软,似是女儿贴心的关怀;两只“顶级大名”皮包装得鼓鼓囊囊,静静躺在其中,虽无贵重之物,却也透着时尚的气息;大红酸枝木盒里,和田籽料大师雕刻温润如初,那质感仿佛还残留着女儿指尖的温度。就在我整理这些物品时,一个尼龙袋中的巨幅海报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海报高约 60 厘米,宽约 35 厘米,模样似照片,又像一份神秘的邀请函。我轻轻打开,一位全露背的女性背影占据画面二分之一,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她面前,是满面惊叹的观众:有人手持吹风机吹动她的连衣裙,仿佛要掀起一场艺术的旋风;有人举起手机、相机拍摄,试图定格这惊艳的瞬间。整个画面采用黑白色调,唯有“SMASH”几个英文字母鲜红夺目,如同一把燃烧的火炬,点燃了人们的好奇心。

我急切地在海报上寻找女儿洪紫千的名字和身影,却一无所获。女儿今年刚拿到纽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是哲学;纽大的“动物研究”专业在世界高校排名第一。她素来明白“抓大放小”的道理,为何要远渡重洋寄回这张没有她踪影的海报?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出于好奇,我把海报上的英文译成了中文:

“SMASH 重磅消息即将揭晓。

‘太棒了!’‘太惊艳了!’‘简直惊艳至极!’

罗伯特·格林布拉特、尼尔·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袂呈现《SMASH》。

鲍勃·马丁和里克·埃利斯编剧。

音乐由马克·沙曼创作,歌词由斯科特·维特曼和马克·沙曼创作。

编舞乔舒亚·贝加塞,苏珊·斯特罗曼导演。

基于由特雷莎·雷贝克创作的系列作品,环球电视台制作。

SMASHBROADWAY.COM

帝国剧院。”

原来,这是一张百老汇音乐剧海报。可女儿为何要寄回这样一张海报?四个大箱子的重量不轻,从纽约到中国的国际快递费用不容小觑。我不禁思索这笔越洋邮费的价值:她舍得花这么多钱,将这张海报与日常物品一同寄回,必定有其深意。

我试探性地发微信问她:“这张海报需要裱框吗?”

她秒回:“纽约百老汇音乐剧海报,装裱也可以,反正带回来不容易。”

这回答让我一时无言。我本想若“无用”便当废纸处理掉,她却希望我珍视并装裱。家里早已挂满名人书画,再无空隙。难道要把前辈们的墨宝撤下,换这张海报?这张海报里,究竟藏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看着它,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收藏癖。从小学起,我就迷恋邮票和火柴盒贴,总把精美的画面细心夹进书本。上课时,我常偷偷翻看,老师还以为我在边看书边听讲。那时并不考虑价值,纯粹觉得“美”,便据为己有。我的童年与绝大多数同学不同:有人吃不饱穿不暖,我的饭盒里却常是大鱼大肉,衣服也都是母亲用最好的布料裁制。村里大人结婚都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总拉着我摸布料。这得益于母亲是服装设计师兼裁缝,父亲在部队立过功、救过人,退伍后先被分配到国企当负责人,后因收入低,下海经商。在农村尚实行工分制、不允许个体生意的年代,父亲因“特批”得以经商。中学时,一位女同学当众说我爸做生意是“投机倒把”,我气得回家质问。父亲说要去找校长,我怕事情闹大,只好说同学们只是开玩笑。那时我虽懵懂,但“投机倒把”四个字仍让我难过。若是男同学,我大概率会打一架;偏偏是成熟早又漂亮的女生,我只好回一句“污蔑好人会遭天谴”。因家庭条件优越,80年,我读小学一年级就有钱买邮票和火柴贴……至今仍藏着多枚80年的面值8分1枚的生肖猴票。

如今,年过半百,提起小时候收集火柴贴,都怕被人笑话。而女儿漂洋过海寄回一张海报,我依旧满心好奇。或许在她心里,这张海报就像年轻人追的明星签名照一般重要;可海报上并无明星签名,实在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我又仔细端详:最前方全露背的女人背影占据画面二分之一,显然是主角;观众全都张大嘴,露出惊讶表情,有人举手机、相机对准女主角。我做过多年编辑、总编,审过无数报纸版面,却确实没见过如此“背面当头”的海报设计。在中国,主角都是正面示人;这张海报却用“背影+吹风机”制造动感,以观众的惊愕表情烘托现场沸腾,带给我满满的设计灵感。

洪紫千本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专业是教育系的编导导演。她看这张海报,或许用艺术家独特的眼光,与我的看法截然不同。艺术家与普通人的视角,隔着一条审美的河流;而这张海报,或许就是她跨越这条河流的桥梁。

女儿总怕我把她的成就发朋友圈,更怕我编辑成文字发到网上。有任何“好事”,她都偷偷发给母亲,附带一句“千万别让老爸看到”。我多次抗议“别叫我老爸,我还没老”,她却认为“老爸”更显亲密。她平时很少给我打电话,也从未伸手要钱;有什么重要事情,总是先联系母亲,并叮嘱“千万别让老爸看到”。我曾多次表达不满,她却总是一笑置之。

如今,我仿佛透过这张海报,看到女儿在纽约的生活片段:或许她曾站在百老汇的剧场里,被这场音乐剧深深打动;或许这张海报代表了她对戏剧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又或许,这只是她留学生活的一个普通纪念物。但无论如何,她选择将它寄回家,意味着它在她心中有特殊的位置。

海报现在还靠在书房墙边,我没有拿去装裱,也没有扔掉。偶尔我会站在面前,端详那个占据画面二分之一的背影:白色连衣裙如翅膀般飞扬,仿佛要带着观众去往某个艺术之境。女儿至今没告诉我她寄回海报的原因,我也没有再问。或许有些答案,需要时间慢慢显现;有些对话,无需言语也能完成。

4个箱子的重量逾百斤,越洋邮费可能价值不菲。但父女之间的情感连接,无法用重量衡量,也无法用金钱计算。那张海报依然静静地靠在墙边,等待着某一天,成为我们父女之间深度对话的起点。

这张来自美国的海报,如同一把钥匙,或许将开启我们父女间一场关于艺术、关于梦想、关于成长的深度对话。它不仅仅是一张海报,更是一份跨越重洋的情感纽带,拉近了父女之间的距离。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理解,不需要太多言语,只需要一颗愿意倾听的心;真正的爱,无需惊天动地的表达,只需在细微处默默传递。在这张海报的沉默对话中,父女之情愈发深厚,艺术之美愈发璀璨。(记者:洪斌)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