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7 日,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审计)学院云财 “会” 马青锋实践团踏上了香格里拉的实践调研之旅。团队先后走进尼西乡汤满村、牦牛博物馆以及森吉尼达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聚焦文旅融合、非遗产业传承与特色农业发展等关键领域,深入探寻民族地区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 “入村访企躬行践,财会赋能助振兴” 的使命。
当天上午,实践团抵达尼西乡汤满村,将目光投向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黑陶产业。在当地的黑陶制作体验馆,非遗传承人向队员们详细讲述了尼西黑陶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古老的技艺始终坚守纯手工制作和柴烧工艺的传统。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财会专业优势,围绕黑陶手工制作的成本核算以及创新产品的定价策略等实际问题,与传承人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为黑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专业思路。
下午的行程同样充实而富有意义。实践团首先来到牦牛博物馆,全面系统地了解了香格里拉牦牛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牦牛产业的发展历程。在与相关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中,团队得知该企业作为扶贫就业车间,为周边藏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然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包装升级成本高昂、设计人才严重短缺、市场溯源体系亟待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结合财会专业知识,提出了 “校企合作优化管理体系”“引入溯源芯片提升产品溢价” 等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就人工成本控制、政策资金对接等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后,实践团走访了森吉尼达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当地禽类屠宰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队员们参观了企业的机械化屠宰流水线,重点关注了企业的资质办理、成本控制以及防疫管理等情况。通过这次实地走访,队员们直观地认识到该企业在保障食品安全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次实践调研,让云财 “会” 马青锋实践团对尼西黑陶非遗传承、牦牛产业升级以及禽类加工企业运营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难题有了全面且深入的掌握。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团队以财会专业服务民族地区产业振兴的信念与决心,明确了今后以专业所长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助力边疆经济提质增效的实践方向。
接下来,实践团将对此次调研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进一步完善相关建议方案,为推动香格里拉地区产业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通讯员:姚鹭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