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医工融合·智创未来”实践团深入医院问基层,剖析技术临床痛点

2025-09-04 14:40:53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医工融合·智创未来”手术机器人临床转化实践团由“灵枢微创”——人体自然腔道复杂环境下变刚度柔性手术机器人、“脊智微创”——智能脊柱内镜智能微创手术机器人、“微医智控”——小型导航定位手术机器人等科创团队的骨干成员组成。团队依托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科研平台,聚焦手术机器人精准化与基层适配性两大核心问题,创新性开发变刚度柔性手术机器人的医疗系统。

本次社会实践,将聚焦首都科创成果下沉“最后一公里”难题,依托团队技术,开展“设备轻量化改造—操作极简化培训—服务网格化覆盖”三位一体实践,推动手术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基层医院,探索可复制的医疗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医疗路径。

8月12日,实践团队来到中国解放军人民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开展实践活动。

image.png

一、望:临床医疗需求亲眼看

在交流之前,团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研医疗人员对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现状和建议,并对医院方的态度有了较为整体的认识,更直观看到医疗一线的需求。

刚来到医院,医院博士带实践团成员参观并介绍了医院科室的大致情况,实践团成员对于医院的组成和需求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image.png

二、闻:医学专业知识倾耳听

实践团队和医院博士展开交流,了解其所在科室目前正在进行的医工交叉项目,并对其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同时,团队将现有的科创项目成果和贾博士交流,对其中技术细节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另外,实践团队虚心请教了医学专业问题,补全完善了现有科创项目的专业性。

image.png

三、问:主刀医生经验虚心询

实践团队和医院医生进一步交流,倾听一线主任医师对于当下手术机器人的技术需求,以及国内手术机器人研发应当秉持的态度。医生指出,现在国产手术机器人更需要在保持器械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制备成本,制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要落脚实地,和医院紧密联系,实事求是地解决临床问题。

image.png

四、切:技术发展痛点共探讨

当天单独交流后,实践团队还以座谈会的形式,共同讨论手术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规划,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了大家从各个角度提出的有关手术机器人技术需求的痛点问题。

image.png

实践团队通过线下多角度的交流、调研,团队成员也对自身科创项目有了进一步改进的新想法,希望能够在后续的讨论中进一步完善方案、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实践团队从医疗机构、一线医生的角度得到了医工融合应当明确的实践路径——深入医疗实践“看见”临床痛点,才能让科研不陷于“仅为创新点而创新”的窠臼,不辜负“为人民服务”的本心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