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为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系统指引与方法纲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倾听民声,找准改革方向。民声是改革的“温度计”和“风向标”。党员干部要把“身入”与“心至”统一起来,常态化走到生产生活一线、公共服务界面、网络互动端口,将意见建议当作第一手素材。要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通过设立意见箱、民生热线、微信平台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同时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群众的真实需求和急难愁盼,为改革找准方向。
凝聚民心,汇聚改革力量。人心所向,是最坚固的力量场。凝聚民心,首先要把“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刻在心底,用公心处事、用规则办事。处理问题要讲原则、讲方法,在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上双向发力,让权力运行有界、政策执行有序。同时,要坚持问计于民,通过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改革讨论,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中寻找改革的智慧和力量。正如总书记所说,只有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形成广泛共识,人民才会积极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
惠及民生,彰显改革成效。民生既是改革的目标,也是改革的路径。要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统一,紧扣群众最关切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重点领域,推进制度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均衡。把改革的“理念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台账化督办,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改革成效的衡量标准,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对群众满意的改革成果巩固长效,对不满意的及时优化调整,让改革成果切实惠及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