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核心就一个字——“开”!敞开大门搞教育,主动把作风建设的“体检报告”递到群众手上,让大家当“阅卷人”。这招可太妙了!毕竟群众才是离问题最近、对改变最有发言权的人,这场学习教育要想“不走空”,就得让群众来“敲黑板、划重点”!
开门教育,可不是摆个花架子、搞个形式主义。回顾中央八项规定这十来年的“成绩单”,为啥能成为重塑政治生态的“王炸”?秘诀就藏在“以人民为中心”里。想想看,要是脱离群众闭门造车,搞自我感动式的作风整顿,不就跟在“信息茧房”里玩过家家一样?这次强调“真开门”“善开门”,就是要把“群众满意度”焊死成检验作风建设的“金标准”,坚决杜绝“表演式整改”!
想“真开门”,先得拆掉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心墙”。有些地方怕群众提意见、怕问题上热搜,结果把意见征集搞成了“走过场”。真正的开门教育,就得像搭“便民天桥”一样,打通沟通的“任督二脉”。老办法不能丢——意见箱、热线电话接着用;新渠道更要开——短视频平台、政务App全安排上!上海浦东新区整出的“扫码评价”,让群众扫码就能给政务服务“一键打分”,这不就是“互联网+民意”的满分作业?
光收集意见还不够,“善开门”的精髓在于把群众的“吐槽清单”变成干部的“整改清单”。这就好比点外卖,下单只是第一步,送餐、售后全得跟上!浙江搞的“群众点题、纪委监督、部门整改”模式,针对20类群众吐槽最多的作风问题“开药方”,效果立竿见影。更绝的是,还邀请群众代表当“监工”,从定方案到验成果全程参与,把监督变成了“沉浸式体验”!
说到底,这场学习教育“考得好不好”,还得看民生答卷写得怎么样。这些年,从整治“文山会海”、让干部告别“材料达人”人设,到狠刹“舌尖上的浪费”、给公款吃喝“断电”,群众眼睛可是雪亮的。这次更要瞄准就业、教育、医疗这些“民生热搜榜”,像北京“接诉即办”那样,把群众满意度刻进考核KPI,让干部主动变身“服务型选手”!
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话放现在就是“群众才是最佳观察员”!党员干部得明白,群众监督不是“挑刺儿”,而是送来的“避坑指南”;不是“找茬”,而是帮忙“扫雷”。只要抱着“每日三省吾身”的态度听意见,拿出“钉钉子”的劲头抓整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准能在新时代“火力全开”,汇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超燃力量!(四川省盐亭县卫生健康局 唐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