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堇熙11.0突击队"于2025年8月7日至10日在广州海珠区沙园街道开展绿色金融认知度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旨在系统了解社区居民与个体工商户对绿色金融政策的认知程度及应用现状,为绿色金融推广提供实证参考。
市井生活中的绿色金融认知图谱
调研首日,队员们穿梭于沙园大街小巷,与社区居民、外卖员、纳凉老人等多元群体展开交流。结果显示,普通市民对绿色金融的认知主要集中于绿色出行和垃圾分类领域,而对绿色信贷、碳交易等专业概念知之甚少。
图为堇熙11.0突击队于沙园街道进行走访调研。宋佳悦 供图
在新能源汽车展台休息区,一位正在等候的市民阿姨向调研队员表示,她曾从家人处听说过"绿色金融"这个概念,但对具体内涵和政策并不了解。随着交流的深入,王阿姨谈到家中最近购置了新能源汽车,却不知道这也属于绿色金融的应用范畴。"原来我们家的新车就是在支持绿色金融啊!"得知这一联系后,王阿姨欣喜地表示,"这样的环保消费既实惠又能为环境保护出力,以后会更积极地参与。"
在乐峰广场,一位正陪伴两个孩子写作业的市民阿姨向调研队员表示,她通过社区宣传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对“碳普惠”等概念尚不熟悉。当得知碳普惠机制可以通过绿色行为积累积分并兑换奖励时,她表现出浓厚兴趣:“如果做好垃圾分类还能获得实际回馈,那真是既环保又实惠,我们老百姓肯定更愿意参与!”她笑着说,以后会更多关注这类环保激励政策。
老商圈的绿色金融初体验
随着调研深入,队员们来到沙园街道江南新地商业街。这条建成于2003年的地下商业街,为调研提供了丰富样本。七月的广州骄阳似火,但商户们仍热情配合调研工作。
一位经营数码产品的店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听说过'绿色金融'这个词,但具体怎么申请、有哪些优惠政策,我们确实不太清楚。"她坦言,店内节能设备大多为自费更换,"如果真有低息贷款或补贴,我当然愿意尝试"。
图为堇熙11.0突击队进行调研采访活动。陈清 供图
调研组发现,尽管多数商户对绿色金融缺乏系统认知,但实践中已有自发性的低碳经营行为。饰品店主透露,他近年逐步将照明系统更换为LED节能灯,尽管初期投入较高,"但从长期用电量来看,确实更划算"。这种"经济效益驱动环保实践"的现象,在受访商户中较为普遍。
政策与现实间的认知鸿沟
在西华菜市场——一个充满市井烟火气息的场所,队员们发现了更显著的认知差异和政策落地挑战。
"外来商户难以享受本地绿色补贴政策。"一位来自江西的服装摊主直言,户籍限制使他无法像本地摊主一样便利地去申请多项环保经营扶持政策。他表示虽然关注节能减排,但"政策解读门槛高,申请流程复杂,我们个体户往往望而却步"。
调研队还注意到,中老年商户对绿色金融的信任度普遍较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位粮油店老板如此评价政府推广的环保补贴政策,"怕是有隐藏条款,最后反而吃亏",还表示就算可信,惠民力度也较低。这种谨慎态度背后,反映出政策宣传与落地之间的显著差距。
调研中的温暖邂逅
调研中一段意外插曲令队员们印象深刻。在西华市场附近,一位九旬老人完成问卷后主动邀请队员们喝茶歇息。闲聊中得知,这位老先生曾是上世纪70年代援越抗美老兵。
"国家发展需要绿色金融这样的新事物。"老先生握着队员的手说,"你们年轻人能深入基层做调研,就是为国家进步出力。"老人还表示,虽然自己不再从事生产经营,但一直关注环保议题,"希望绿色金融政策能真正惠及老百姓"。
挑战与突破
为期四天的调研并非一帆风顺。队员们面临着盛夏酷暑的考验,室外温度持续保持在35摄氏度以上。更棘手的是部分受访者的戒备心理。"有时候刚说明来意,对方就摆手拒绝。"队员回忆道,"但我们很快调整策略,先以聊家常的方式拉近距离,再逐步引入调研话题。"
一位受访的人民教师指出:"希望政策宣传能更清晰地让我们明白绿色金融是什么,绿色金融能怎么帮到我们?"这句话道出了多数受访者的心声,也让团队更加明确了未来科普工作的方向。
调研启示与建议
本次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437份。调研发现,绿色金融在基层的认知度不足,但其实际应用率却很高高,表明存在"实践先于认知"的现象。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团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针对商户普遍反映的'政策不知何处寻'问题,我们建议未来绿色金融政策的宣传应更多依托社区、商会等线下渠道,采用更通俗易懂的图文形式进行解读。"
此外,团队还建议简化政策申请流程,打破户籍限制,让更多外来经营者也能享受到绿色金融政策的红利;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碳积分兑换等方式提高居民参与度。
调研队队长蔡子怡表示,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绿色金融专业的理解,更锻炼了调研设计、数据收集、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这为我们未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目前,调研团队已开始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将提交至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为绿色金融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助力"双碳"目标在基层的有效实施。
图为堇熙11.0突击队成员合影。陈清 供图
(通讯员 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