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西北政法大学“法治中国青春行”团队——陕西省大学生赴山西省洪洞县、石楼县法治宣讲团走进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罗村镇,开展“反诈同心·防骗同行”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团以“案例讲解+情景剧演绎+互动答疑”的创新形式,为当地村民普及反诈知识,助力筑牢乡村防诈防线。
活动开场,当地镇政府负责人宋镇长首先发表讲话,介绍本次反诈宣传活动的核心宗旨与流程,对宣讲团师生为乡村反诈工作提供的专业支持表示欢迎与感谢,同时点明乡村地区因老年群体较多,易受“免费领物”“虚假保健品”等诈骗手段侵害,强调此次宣讲对提升村民防骗能力的重要性。
图为宋镇长为宣讲活动致辞。团队供图
西北政法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何丹老师通过生动真实的乡村诈骗案例,如老人被假“养生专家”骗买高价“神药”、村民被“中奖短信”骗走养老钱等,揭示防诈的重要性,让村民明白学习防骗知识、增强警惕意识是保障个人财产安全的关键。
罗村镇派出所郝所长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剖析常见诈骗手法,像“可疑电话要求先付费”“陌生链接诱导转账”等都是骗子的惯用套路。同时传授实用防范技巧,比如“可疑电话及时挂断并打110核实”“不随意点陌生链接”“不给陌生账户转钱”,还呼吁村民若遇诈骗别因“要面子”或担心“钱追不回”而不报案,要通过报警走合法途径维护权益,这样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助力减少诈骗案发生。
宣讲团学生精心编排的反诈情景剧成为活动亮点。四名学生分别饰演“虚假养生专家”“电视节目主持人”“托儿”与“民警”,完整还原电视购物中虚假保健品的诈骗链条:“托儿”通过虚假体验夸大产品效果,“专家”伪造资质进行忽悠,最终“民警”登场揭露骗局,同步传递“药品、保健品需通过医院、正规药店购买,切勿轻信广告夸大宣传”的实用信息。学生们的表演生动形象,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效吸引村民注意力。
图为宣讲团成员表演反诈情景剧。团队供图
情景剧结束后,宣讲团成员向现场村民分发反诈宣传手册。手册以漫画配短句的形式,清晰梳理“养老诈骗”“电信诈骗”“购物诈骗”等常见骗局的防范要点,便于村民快速理解。同时,宣讲团还发放印有反诈标语的肥皂、针线盒等实用礼品,进一步调动村民学习防骗知识的积极性,不少村民当场翻阅手册,并就日常遇到的可疑场景向宣讲团成员咨询,互动氛围融洽。
图为当地居民观看反诈普法情景剧。团队供图
随后,宣讲团成员来到宋镇长的办公室,围绕乡村反诈工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宋镇长首先介绍了镇上反诈工作的现状,他坦言,目前镇上遭遇诈骗的村民数量依然较多,且涉案金额往往较大,这对村民的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小影响。郝所长则补充道,部分群众因为害怕被他人嘲笑、担心自身证据不足,或是对执法部门缺乏足够信任等原因,即便遭受了诈骗也选择不报警,这种情况给反诈工作的推进带来了很大阻碍,使得一些诈骗分子得以逍遥法外,继续危害其他群众。
在谈及此次宣讲活动时,宋镇长和郝所长都充分肯定了其意义与贡献。他们表示,宣讲团的活动内容接地气、有实效,让村民们对诈骗手法和防范技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他们鼓励宣讲团能够持续开展此类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帮助更多村民筑牢防诈的思想防线,提升大家的反诈意识和能力。
图为宣讲团成员与宋镇长、郝所长进行交流。团队供图
此次宣讲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对各类诈骗手段的辨别能力与防范意识。活动结束后,村民普遍反馈此次宣讲通俗易懂,尤其是情景剧让防骗知识更易理解,后续会主动向周边邻里传递所学内容。宣讲团师生也表示,此后将持续深入乡村地区,结合村民接受习惯创新普法形式,以青春力量推动法治意识在乡村扎根,切实守护村民的财产安全。(通讯员:袁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