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近日,新化县孟公镇连片种植的稻田迎来了丰收季。今年,孟公镇2000余亩水稻通过科学施用硅肥,展现出抗倒伏、增产及降重金属的显著优势。作为农业大镇,孟公镇坚决贯彻遏制耕地抛荒政策,大力推动双季稻与晚稻扩面种植,实现“田田尽种、季季丰收”,硅肥技术则为这片沃土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以前最怕恶劣天气,水稻一倒,收成就难保。”种粮大户老王高兴地说,“今年推广硅肥技术后,稻秆挺拔、穗大粒饱,预计亩产比往年多收两三百斤!”硅肥通过增强茎秆机械强度、提升光合效率及固定重金属,显著提高了稻米品质与产量。”
孟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鹏表示:“我镇始终将粮食安全放在首位,通过技术下乡、培训到户,积极推广硅肥等新技术,鼓励双季稻种植,全面杜绝抛荒。今年施用硅肥的2000余亩水稻,亩均增产200-400斤,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目前,孟公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耕地抛荒治理工作,采用良种良法配套、早稻晚稻衔接,农田利用率与产出效益显著提升。硅肥技术的成功推广,是孟公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体现,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下一步,孟公镇将总结本次硅肥种植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让"科技稻"真正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致富稻”。
供稿|刘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