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情系板桥,用青春点亮童心灯火 青春三下乡,守护朝阳—板桥集镇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2025-08-29 09:32:3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夏风拂过原野,绿意漫过田埂。蒙城县的村落间,洋溢着农耕文明的厚重气息;街巷里,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与独特的民俗文化,本次实践活动旨在架起高校与基层的沟通桥梁,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发展。带着这份使命,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奔赴蒙城县开展调研和志愿服务。

政企校协同启新程,深调研强保障践初心

实践团首站前往当地镇政府。在会议室里,团队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实践活动的背景、目标及具体计划,涵盖乡村教育帮扶、农业技术推广、民俗文化调研等方面。镇政府负责人系统介绍了蒙城县的产业布局、教育现状及乡村治理成效,并就实践活动的场地协调、资源对接等提供了具体支持方案。随后,团队分两组行动:一组前往各村与村书记对接,村书记们结合本村实际,详述了特色种植、集体经济及村民需求,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并提出初步帮扶思路;另一组赶赴附近小学,与校长、教师代表座谈,了解学校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及学生特点,敲定支教课程安排与活动形式,为精准开展教育帮扶打下基础。

安徽农业大学暑期实践团到达蒙城县

团队成员前往小学

调研深耕获真知,筹谋蓄力待花

调研专员们分成三组,带着问卷与访谈提纲,穿梭于田间地头与村落民居之间。在种植大户的果园里,他们详细询问作物品种、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及面临的困境,认真记录农户对农业技术指导的具体需求;在村民家中,他们围坐炕头,与老人孩童拉起家常,从家庭收入结构到乡村教育期盼,从民俗传承现状到对乡村建设的建议,一一纳入调研范围。之后大家围绕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终决定调整后续调研计划:增派一组专员走访当地电商服务站,补充产业发展维度的信息;将原定的随机访谈改为“典型户+普通户”结合的方式,提高样本代表性。针对第三天的志愿活动,大家结合民俗文化细节,补充了“民俗小课堂”环节,让活动更接地气。

会议最后,负责人强调:“调研既要用数据说话,也要带着温度倾听;筹备既要追求完美,更要确保安全。明天我们继续以严谨态度深耕,以饱满热情筹备,让实践成果真正服务于蒙城乡村发展。”

团队成员在进行访谈

团队成员在辅导功课

协同联动促实践,总结蓄力再前行

团委干部带着组员们走访了被誉为“民俗活化石”的老艺人作坊,镜头下,剪纸艺人的指尖流转着千年技艺,团队成员学剪“福”字的生涩模样与老人的爽朗笑声相映成趣;同时,宣传组以“青春力量扎根乡土”为主题撰写新闻稿,字里行间融入调研中捕捉的鲜活案例,经团委审核后,同步发送至县融媒体中心与团队所在单位宣传平台,为实践活动扩大声量。

活动组的首次实践活动在村小学礼堂拉开帷幕。上午9时,“非遗进校园”课堂准时开课,队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收集的民俗故事,通过情景剧、手工体验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解蒙城大鼓书、篱笆戏的文化内涵。课堂互动环节,孩子们争相展示刚学的鼓书唱段,稚嫩的嗓音里满是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后针对宣讲活动中发现的“村民对电商销售兴趣浓厚”这一反馈,团队当即调整第四天行程,增设“乡村电商入门”专题宣讲,并请团委协调当地电商带头人参与分享。

团队成员在进行讲解

总结蓄力划句号,情系乡土谋长远

在总结会议中,大家聚焦“如何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展开讨论。结合探望留守儿童时了解到的“课后辅导缺口”,最终确定与村小学共建“云端课堂”,每月开展两次线上支教。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农产品销路问题,计划联合团委搭建 “大学生助农直播间”。部分队员趁着会议间隙,带着文具再次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在贫困户张强家,队员们记下孩子“想要一套科普绘本”的心愿,当场通过团队基金下单购买。当得知孩子对绘画感兴趣,便与村书记约定定期邮寄美术教材。

历时四天的实践迎来尾声。车窗外,送别的村民挥着手,孩子们举着昨晚绘制的“谢谢哥哥姐姐”图画。队员们隔着玻璃挥手回应,背包里装着的不仅是整理好的调研笔记,更有与这片土地的约定——待到秋收时节,他们将带着新的方案再来蒙城。

此次“蒙城童行”不仅改善了留守儿童的生活与成长状况,增强乡村家庭的幸福感,同时唤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群体的广泛关注,汇聚更多力量共同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属于安农学子的力量!

团队成员与儿童合影

作者: 安徽农业大学 王喜蝶 谢金惠 高薇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