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核光耀山河,童心向未来 川农大"青春田园"团队推动"两弹一星"精神进乡村

2025-08-28 16:20:3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在四川农业大学"青春田园"团队赴石棉县开展的暑期实践中,"两弹一星"精神以更加生动、可感的方式进入乡村课堂。团队通过科学家故事微课、手工模型制作、情景朗诵等形式,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转化为孩子们能听懂、能感受、能表达的成长养分。

秘密回国,赤子之心报祖国

志愿者以"一个人的名字,一个国的重托"为主题,讲述王淦化名"王京"、郭永怀毅然归国等故事。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对话演练等方式,理解科学家在人生重大抉择中所展现出的国家至上情怀。微课结束后,一名孩子写道:"我也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图1:王淦昌写下"王京"名字的历史瞬间

戈壁岁月,青春热血铸重器

团队利用纪录片片段、历史图片和实物模型,再现科学家们在西北基地的生活与工作场景。孩子们在志愿者讲解下了解到郭永怀如何与年轻人同吃同住、克服高原反应坚持科研。许多孩子被"帐篷里喝酒畅谈""星夜下的誓言"等细节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像他们一样不怕困难"。

图2:郭永怀在西北基地与青年同吃同住

手工实践,童心制作"飞天梦"

在"制作小火箭"手工课上,孩子们分组合作,拼接模型、绘制箭体、写下梦想。志愿者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制作指引,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理解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一件件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成为孩子们与科学对话的桥梁。

图3:"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主题海报

精神传承,青春力量续华章

团队通过建立"红色科学角"、开展"科学家故事会"、组织"我的航天梦"演讲比赛等活动,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日常美育中。志愿者岳俊岐表示:"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记住历史,更要将精神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未来,团队还将推动"乡村科学小屋"建设,为孩子们提供持续接触科学、感受精神的平台。

图4: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制作小火箭模型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青春田园"团队成功将"两弹一星"精神转化为乡村儿童可感可知的教育内容,开创了红色科普教育的新模式。活动不仅让科学的种子在乡村儿童心中生根发芽,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内涵。这种将国家记忆与个人成长相结合、将历史传承与当代教育相融合的实践,为乡村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团队将继续深化"红色+科普"的教育模式,助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乡村少年,为乡村振兴和科技强国建设积蓄青春力量。(作者:辛佳鑫 )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