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互利百家文化传承团”踏上了前往四川省简阳市海螺镇互利村的征程,开展了一场以“寻迹互利文化韵,文化传承展新章”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深入挖掘了乡村文化资源,更通过实际行动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温暖与帮助,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互利百家文化传承团在互利村村委会门前合影留念
非遗探秘:书记引路,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活动首日,在当地驻村第一书记汤增贤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互利村独特的非遗文化。汤书记不仅详细介绍了非遗面塑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还分享了非遗线香在村里的创新发展路径。他提到,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村里成功开发出了面塑手办、中药香丸手链、香牌项链、编织香灯等一系列文化产品,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互利村驻村第一书记汤增贤在教同学们制作非遗面塑花
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亲手体验了面塑制作,从揉面、塑形到上色,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同时,团队还利用抖音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互动,有效扩大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团队成员直播宣传非遗面塑文化
百家学堂:亲子共学,乐享手工时光
次日,在汤增贤书记的组织下,团队在互利村村委会设立了临时课堂,开展折纸、绘画等手工技艺教学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及其家长的参与,课堂上笑声不断,温馨满满。
小朋友们在团队成员的耐心指导下,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一只只彩色的纸鹤、一幅幅生动的画作。身边的奶奶、妈妈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有的小朋友还带上了自家的小猫一起玩耍,为整个课堂增添了几分趣味与活力。
图四:
活动间隙,汤增贤书记还特意采摘了当地种植的特色小番茄,与团队成员和村民们一起分享,让大家在忙碌之余感受到了乡村的甜蜜与温暖。
百家孝行:公益拍照,定格幸福瞬间
随着活动的深入,团队将关爱目光投向了村里的老年人。在汤增贤书记的联系下,老人们纷纷来到村委会等待拍摄。在等待的过程中,老人们互相整理衣服、拉家常,场面温馨而感人。
拍摄现场,团队成员们为老人们提供了个人照、家庭合影等拍摄服务。他们细心地为老人整理衣服、指导姿势,确保每一张照片都能定格下老人们的幸福笑容。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汤增贤书记、团队成员和老人家人一起搀扶,确保拍摄过程安全顺利。
图五:
老人们纷纷表示,这次公益拍照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他们将把照片珍藏起来,作为美好的回忆。
活动反响:获村民好评,展青年风采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百家文化”的魅力,更通过实际行动为互利村的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温暖。无论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亲子手工的教学还是老年人的公益拍照,都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村民们表示,吉利学院互利百家文化传承团的到来为村里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和活力,他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走进乡村,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团队成员们也纷纷表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索与传承之旅,更是一次青春的践行与担当之行。吉利学院互利百家文化传承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