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像国家治理的“毛细血管”,连着千家万户;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主心骨”,党员干部则是联系群众的“传声筒”。不管是政策要落到老百姓身边,还是群众有事儿要找人商量,基层党组织能不能凝聚人心、党员干部能不能踏实干事,直接关系到大家日子过得舒不舒心、基层治理顺不顺畅。这两者就像车的两个轮子,得一起转、往一个方向使劲,基层才能有活力、有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拢起大家力量的“主心骨”,帮基层把方向、聚人气。党有什么政策、要办什么事,基层党组织得先弄明白,再讲给老百姓听,还得带头落实。比如把党组织的触角伸到村里的网格、社区的楼栋、田间地头,让大家有事能找到组织、信得过组织;平时开个党员会、搞个主题活动,把党员和群众的想法拧到一起,劲儿往乡村振兴、帮老百姓解决难题上使。不管是遇到急事要快速应对,还是要办修桥铺路、建养老食堂这些民生事儿,基层党组织都得走在前头,用组织的力量解决难题,让基层发展走得稳、不跑偏。
党员干部是干事的“带头人”,在基层踏实服务、办实事。党员干部守在基层一线,政策要靠他们落到实处,老百姓的难处也得靠他们帮忙解决。他们能不能俯下身子、真心办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比如多到老百姓家里走走,听听大家有啥需求,把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儿,从修水管、调解邻里矛盾这些小事做起,让服务贴紧老百姓;遇到防汛防火、处理矛盾纠纷这些难事儿,党员干部得敢站出来;想办法帮村里搞产业、让大家多挣钱,用“我先上”“跟我干” 的行动,做老百姓信得过的“贴心人”“实在人”。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只有守住初心、好好干事,才能让群众打心底里认可。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互相帮衬,让基层治理更有活力。党组织给党员干部搭平台,比如组织学习、让有经验的带新人、安排到一线锻炼,帮干部提高干事能力;党员干部好好干活,用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服务群众的实在成绩,让党组织更有凝聚力、更有威信。这样“组织领着干部干、干部帮着群众干、群众跟着一起干”,基层治理就不是少数人忙活,而是大家一起出力。不管是商量村里的大事小情,还是动员大家一起搞环境整治、建美丽乡村,党组织统筹协调、干部带头行动,就能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起建设家园的好局面。
基层强了,国家才能更强;基层稳了,社会才能更稳。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路上,只有把基层党组织这个“主心骨”建得更结实,让党员干部当好“带头人”,才能把党在基层的根基扎得更深,让基层发展有温度、有力量,为国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南山嘴乡王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