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深入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减负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08-21 17:11:4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事关党的事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福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

一、深刻认识《若干规定》出台的背景

《若干规定》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新部署,强调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若干规定》聚焦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从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规范借调干部、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等7个方面提出21条具体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若干规定》的出台,是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若干规定》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总结运用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有效经验,对相关制度规定进行系统集成,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推动整治工作在制度轨道上规范化运行,为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供了有力保障。

《若干规定》的出台,是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若干规定》着眼于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撑腰鼓劲,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充分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若干规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若干规定》的出台,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基层干部的心坎里,为基层干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对文件会议的数量、质量、规格等都作出了严格规定,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让基层干部从“过度留痕”中解脱出来。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若干规定》强调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严控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总量,让基层干部从“材料政绩”“痕迹政绩”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工作实绩,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三是让基层干部从“借调乱象”中解脱出来。随意借调基层干部,导致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若干规定》对借调干部作出了明确规范,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从严控制从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数量。这一规定有效遏制了借调乱象,让基层干部能够安心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为基层留住了人才,稳定了基层干部队伍。四是让基层干部从“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过多过杂、功能异化,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沉重负担。《若干规定》要求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严格建设管理,防止功能异化。通过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告别了“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等繁琐操作,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深刻领会《若干规定》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性,增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二是要加强学习领悟,严格贯彻执行。要认真学习《若干规定》,深刻理解其内涵和要求,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严格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认真对照检查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坚决加以整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出台,为基层干部带来了福音。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税务总局吴堡县税务局 赵俊熙)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