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粤剧遇上普通话,当龙舟文化融入语言课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声声不息”推普团队带着创意答案来了!这支跨学科团队将走进佛山白坭镇小学,用功夫、龙狮、岭南成药等文化“活教材”,开启一场“语言+文化”的双向奔赴!
一、团队亮相:专业跨界,为推普注入新活力
为推进“推普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扎实落地,7月7日--12日,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声声不息”实践团9名队员在指导老师路军奉、田丰、钟妍,带队老师周博峰的带领下走进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白坭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五天的推普课程活动,为白坭镇中心小学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暑期课堂,加强了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暑期学习生活,也是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优秀青年学子深度参与团省委“百千万工程”的有力举措。
根据《广东省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措施》及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结合佛山市委“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部署,团队立足前期在佛山的推普经验,进一步深化“推普+传统文化”融合实践,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普及与岭南文化传播。
二、项目亮点:五堂“会说话”的文化课
01功夫文化:一招一式都是“普通话”
02粤剧文化:当“戏腔”遇上“标准音”
03龙狮文化:舞动舌尖上的“狮吼功”
04岭南成药文化:舌尖上的“文化密码”
05龙舟文化:划出语言的“节奏感
三、志愿篇:暴雨中的“西甲白坭”守护者
在与实践活动同时进行的西甲白坭足球赛中,团队成员主动加入竞赛组志愿者,暴雨中坚守岗位3小时,完成协助赛事秩序维护、在场外服务队员和观众等的志愿使命。团队还在11日的比赛当中,用一支《赛龙夺锦》暖场舞蹈,让比赛活动更加精彩纷呈。
四、深度意义:从语言到文化的“双向守护”
“我们不止教普通话,更想让孩子爱上岭南文化。”
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声声不息”实践团针对岭南传统文化,对普通话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力求让普通话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与此同时,团队还准备了文化教育类特色课程,针对同学们的个性特点排练了精彩的汇报表演,寓教于乐,
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收获知识,收获自信。
《像你这样的朋友》儿童手势舞萌力全
开,孩子们用指尖跳动的旋律,演绎友情的温暖节拍,让语言教育在律动中‘声’入人心。
《蓝色星球绿色家园》朗诵节目,孩子们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深情朗诵诗歌《蓝色星球绿色家园》,让每一个翘舌音都化作守护青山的誓言,每一句停顿都为小河与松鼠留白。推普课堂的‘声调练习’,在这里成了献给星球的绿色诗篇!
当同学们用字正腔圆的绕口令演绎岭南洪拳,孩子们手持快板,以快板节目《洪拳虎娃绕口令》将武术气势与普通话训练完美结合。
情景剧《狼来了》,当经典寓言遇上普通话课堂,孩子们在演绎当中学会"好好说话"!
此外,还有舞蹈《少年有志》、合唱《熊出没 我还有点小迷糊》和《苟活之重生爱国版》等精彩节目。这些节目的排练不仅为孩子们的普通话学习提供了媒介,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声声"传薪火,"不息"筑梦行。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声声不息"实践团以声为媒,以言为桥,在白坭沃土播撒推普之种,以青春之声唤醒岭南文脉的千年回响。团队之名,既寓"童声诵经典,乡音永流传"的文化坚守,更彰"声声相续,代代不息"的传承之志。 广财学子誓作岭南文化的"传声筒",既让推普之花绽放在每册课本扉页,更令文化根脉在声声传诵中澎湃如初一只因声声不息,方能文脉长青。
来源 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
文记 司马钰
摄影 张多瑶
编辑 司马钰
校对 左汝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