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钢铁硬核”遇上“青春创意”,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7月22日至8月4日,北京科技大学薪火钢途铁韵花城调研寻访实践团的10名学子,在攀枝花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周的红色寻访之旅,以“红色寻访续写青年足迹”为主题,深挖攀钢精神与城市红色底蕴,用多元实践为红色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不同于传统调研,这支实践团以“沉浸式体验+创新性转化”为思路,让红色寻访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在攀钢厂区,学子们不仅近距离观察钢铁冶炼的全流程,更聚焦“绿色转型”课题,记录企业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上的探索;面对攀钢退休老工人,他们化身“故事收集者”,用录音笔、笔记本留存“三线建设”时期“战天斗地”的岁月故事;对话青年员工时,他们又变身“精神传承人”,探讨钢铁精神在新时代的表达与坚守;此外,团队还联合5支兄弟实践团开展专题研讨,围绕“红色文化如何吸引青年”“钢铁精神怎样融入生活”等话题交换思路,碰撞出诸多创新想法。
实践的尾声,不是结束而是转化的开始。团队将14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一系列可触可感的成果:呆萌的攀钢元素吉祥物、印着钢铁厂区风景的明信片、趣味十足的表情包,让红色文化跳出“课本”,成为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近百页的访谈录与感人故事集,将钢铁人的奋斗历程凝练成文字,留存珍贵记忆;聚焦攀钢绿色发展的调研报告,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切实建议,为企业发展贡献青年智慧;更有一部记录实践点滴的微电影,用镜头串联起老工人的回忆、青年员工的坚守与学子们的感悟,让钢铁精神可看、可感、可传。
“以前觉得‘攀钢精神’是书本上的词语,现在才明白,它是老工人手上的老茧,是青年员工眼里的坚定,更是我们愿意用创意去传播的信仰。”实践团成员在分享中说道。此次攀枝花之行,学子们不仅续写了红色寻访的青年足迹,更用创意让钢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