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响应国家号召,丰富乡村儿童暑期艺术体验,7月7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现代服务学院“青衿志远·耘梦乡途”社会实践队赴湖口县太平关乡开展石膏彩绘美育活动。12名队员携带石膏胚体、丙烯颜料及绘画工具,引导当地儿童通过艺术创作释放想象力,在色彩与造型的世界中培育审美素养。
课堂上,雪白的石膏娃娃整齐排列,俏皮的卡通小熊、优雅的芭蕾舞者、憨态可掬的生肖小动物等造型,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实践队队员首先示范调色与上色技巧,从基础的色彩搭配到细腻的笔触运用,逐一讲解如何勾勒五官轮廓、用渐变色彩渲染服饰细节。“大家可以大胆尝试自己喜欢的颜色,让娃娃变得独一无二哦!”队员们的鼓励让孩子们跃跃欲试。
握着画笔的孩子们眼神专注,小小的手稳稳控制着笔尖:有的为小熊添上彩虹色蝴蝶结,有的给芭蕾舞者绘出星空般的梦幻裙摆,还有的用明亮的撞色为生肖动物设计“新装”。教室里,水彩的清香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每一笔涂抹都藏着童真的想象,每一次调色都展现着独特的审美表达。
这场手工课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孩子们的成长。在色彩搭配中,他们学会感知美、鉴赏美;在精细描绘中,专注力与耐心得到锻炼。当孩子们捧着亲手完成的作品,稚嫩的脸上洋溢着自豪——那些带着“小失误”却充满个性的石膏娃娃,成为他们创造力的最佳见证。
图为小朋友上手工课
“这是我画的小兔子,它有粉色的耳朵!”一位小朋友举着作品向队员展示,眼中闪烁着成就感的光芒。实践队队员表示,手工课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这种“美”的启蒙,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珍贵的印记。而队员们也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深刻体会到实践育人的意义,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儿童的美育成长添砖加瓦。
这场夏日里的美育实践,让青年学子搭建起乡村儿童与美的桥梁。当石膏娃娃从素白走向绚烂,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色彩认知与绘画技巧,更是敢于表达、乐于创造的自信。而“青衿志远·耘梦乡途”社会实践队播撒的美育种子,终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绽放出更多元、更生动的成长之花。
图为小朋友们回答问题
(文/涂媛媛 图/习芳瑜)
供稿: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现代服务学院“青衿志远·耘梦乡途”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