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山乡儿童播撒求知火种,助力乡村儿童成长、文化传承与乡村教育振兴,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新火乡传”夏令营团队7月6日至15日在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开展十日夏令营,团队以多元课程与深度互动,为乡村儿童开启了一场知识与文化的盛夏之旅。
破冰启程,温情初建
开营日,“我的自画像”活动迅速拉近志愿者与孩子们的距离,随后的“三真一假”、“时间胶囊”等系列破冰游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释放天性,初识的腼腆在欢笑中消融。共同制定的班规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多元课堂,智趣交融
夏令营团队精心设计了涵盖科学探秘、人文浸润、美育创想、思维协作的丰富课程体系:孩子们在“显微镜下的世界”中屏息观察洋葱细胞,惊叹微观奥秘;聆听“两弹一星”科学家故事,并用纸杯动手制作小火箭,感受科学精神;通过《神笔马良》《小猪变形记》阅读绘画,领悟善良与悦纳自我的哲理;化身“寻宝者”收集银杏叶,拼贴成“拾叶成荷”艺术作品;在扭扭棒编织、趣味折纸中激发无限创意;全神贯注于益智拼图,锻炼观察与协作能力。
文化根脉,活态传承
团队深谙文化传承是赋能乡村的关键:民俗课上,以新华乡“雅鱼宴”、“哒哒面”为引,孩子们在分享“担担面”等家乡味中理解“一地一味”的文化密码。百姓大舞台上,志愿者与孩子们同唱本土原创歌曲《山脚那个家》,稚嫩童声让老记忆焕发新传承,歌词中“能唱歌跳舞写字和画画”的场景映照乡村教育变迁。
温情结营,筑梦启航
结营仪式温情呈现成果:创意手工作品展板、记录点滴的纪念视频、跃动朝气的“踩踩踩”健美操、寄托憧憬的“绘梦未来”长卷。文化站老师肯定团队奉献与专业。夏令营队长感言:“孩子们求学的目光和纯真笑容是最大动力,我们不仅是传递者,更是共同成长的伙伴。”
当《山脚那个家》合唱再次响起,承载着感恩与不舍的合影,定格了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川农人文学子以专业与热忱,将知识火种与文化根系深植乡土,为乡村儿童成长点亮希望,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作者: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