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成长,在服务奉献中绽放青春光芒。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路“童”行基层服务践行团肩负时代使命、怀揣青春理想,奔赴江西省高安市汪家圩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3日,一路“童”行基层服务践行团在高安市汪家圩乡团委的支持与帮助下,来到团山红色名村青少年社会实践点,深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成员们通过参观村史馆、红色家书展厅及广场,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家国情怀,并专访两位老党员,探寻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之道,为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实践之旅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图为践行团成员与冷淑源乡长、郑友生老党员合影)
实践团首先参观了团山村村史馆。馆内详实的史料与陈列,特别是关于“团山寺大惨案”的悲壮历程,使成员们深刻体悟到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深重苦难,为后续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图为践行团成员倾听讲解员讲述团山寺大惨案)
在红色家书展厅,讲解员深情讲述了况重晚烈士的感人事迹。面对强敌与烽火,况重晚前辈英勇抗战之余,仍坚持向家中寄出十八封饱含深情的家书。这十八封家书,既铭刻着他对民族存亡"大家"的满腔热血,亦饱含着对血脉"小家"的无尽牵挂。这份穿越时空的家国情怀,在红色家书广场矗立的十八封家书建筑映衬下,其光芒愈发璀璨动人,深深震撼了在场每一位成员的心灵,更引发其对新时代如何传承这份精神的深刻思考。
(图为践行团成员品读家书)
为探寻答案,实践团成员专程采访了党龄均超过五十年的老党员王思定和郑友生同志。当被问及半个多世纪党员生涯中,“党员”二字意味着什么时,两位老前辈的回答铿锵有力、不约而同:“光荣!”这份“光荣”,是他们融入血脉的坚定信仰,是毕生践行的如山责任,更是无怨无悔奉献岁月铸就的勋章。
(图为践行团成员拜访王思定老党员)
谈及对青年一代的期望与需要传承的精神,两位老党员语重心长地强调,青年人要力戒浮躁,沉心静气,尤其需要发扬“脚踏实地、肯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他们指出,唯有在实践的磨砺中增长才干,在奋斗的淬炼中坚定意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前行,方是青年成长进步、实现人生价值、助力国家发展的康庄大道。长者的谆谆教诲,凝结着毕生实践验证的朴素真理,饱含着对后辈接续奋斗的殷切期许。
(图为践行团成员倾听郑友生老党员讲话)
此次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是实践团“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关键一课。通过沉浸式感悟团山村烽火岁月的苦难与抗争,成员们赓续红色血脉的信念愈加坚定。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的殷切期望,深化了成员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在后续的“三下乡”实践中,践行团成员将用扎实学识和热忱服务,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贡献澎湃的青春动能。(蔡煊 谢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