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下旬,陕西理工大学志愿服务团来到府谷县林业和草原局会议室,对局负责人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府谷县防沙治沙相关情况。
实践团成员首先询问了府谷县的防沙治沙政策。负责人介绍,府谷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十三五” 以来,依据《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全域禁牧,严厉打击滥采、滥牧、滥垦等违法行为。同时,围绕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总目标,编制了以 “三区两带多廊多点” 为布局的 “十四五” 国土绿化规划纲要。
在谈及沙产业发展规划时,负责人表示,府谷县秉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目前已实施 “林业 + 特色产业” 模式,培育了海红果、红枣等各类经济林 14.8 万亩。未来计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结合生态旅游,让沙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的重要力量。
关于政府支持措施,负责人称,资金方面,“十三五” 期间累计投入 3.9 亿元,还通过亚行贷款、社会资本等多渠道融资,仅 2023 年就筹资 2.8 亿元用于防沙治沙。技术上,针对沿黄路段山高坡陡等困难条件,创新了垒石造坑、无人机运苗等 “四位一体” 模式,苗木成活率达 92% 以上。市场方面,政府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参与沙产品开发与销售,推动沙产业市场化发展。
对于生态补偿机制,负责人介绍,府谷县通过实施 “林业 + 矿山修复”,依据《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谁开发,谁保护”“谁损毁,谁复耕”“边开采,边治理”等基本原则,用好用活矿山生态修复基金 14.3 亿元,完成 38 个废弃矿山和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让当地村民从中受益,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当被问到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规划时,负责人表示,目前面临着地形地貌复杂、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等挑战。未来,府谷县将围绕中省市关于荒漠化综合防治和 “三北” 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要求,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框架,全面推进林长制落地落实,计划到 2025 年完成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等治理共 45 万亩,进一步筑牢陕西北大门生态安全屏障。
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了负责人的介绍,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成员们认识到,府谷县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是政策引领、多方支持与科学治理的结果,这与石光银治沙精神中体现出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把在府谷学到的经验带回学校与生活,更好地开展生态保护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为生态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作者:陕西理工大学吴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