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指示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日,济南大学文学院“心桥筑梦”实践团走进济南市槐荫区明星社区,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唐诗宋词”小课堂。本次活动旨在以流淌千年的诗词经典为纽带,用知识的清风驱散酷暑,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活动前,志愿者们精心筹备,充分了解小朋友们的古诗学习基础,精选从耳熟能详到具有一定拓展性的经典诗词篇目。课堂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性,巧妙融入诗意绘画、经典歌曲欣赏等互动环节,力求让古典诗词之美可观、可感、可亲。
课堂上,志愿者以清晰的讲解带领孩子们步入唐诗殿堂。她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为脉络,系统介绍了唐诗的特点与形式。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分享对李白、白居易等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在赏析李白《望庐山瀑布》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时,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诗风对比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面对志愿者提出的“为何用‘望’不用‘看’”等深度问题,孩子们踊跃思考,给出了“距离更远”“体现瀑布壮观”等精彩见解,展现了良好的思辨能力。
随后的“诗意绘画”环节,孩子们更是兴致盎然。他们想象力丰富,用画笔自由描绘心中的庐山瀑布,作品角度多样、动静结合,赢得志愿者们的赞赏。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也逐渐感受到诗歌意象承载的厚重感情与生活哲思。
紧接着,课堂转入宋词世界。志愿者以婉约派和豪放派为主线,介绍了宋词特点,并重点讲解了多样的词牌名知识。当提到同乡词人李清照时,孩子们倍感亲切,其《如梦令》尽显婉约词的细腻情韵,让孩子们领略了“词别是一家”的婉约之美。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被重点赏析,孩子们在朗诵中感受其豪迈气势,并通过欣赏王菲演唱的版本,在古今交融中生动体会了宋词的音乐性与韵律之美,感受到东坡居士超越时空的旷达胸襟。
本次“唐诗宋词”小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名家名篇的精妙之处,更引导他们品味诗词中蕴藏的含蓄隽永与磅礴情感,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与永恒生命力。未来,济南大学文学院“心桥筑梦”实践团将持续开展此类志愿服务活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心,积极探索将文化传承融入社会实践的常态化机制,让孩子们在经典中浸润心灵、汲取智慧,成为文化根脉的守护者与薪火相传的接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