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校为期十天的“润心赋能 幸福成长”5·25心理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作为学校省级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改善初中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策略研究”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次活动通过创新性的心理干预方案,为七年级学生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成长盛宴”。
在系列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心理游园活动。活动以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马丁·塞利格曼的PERMA模型为理论指导,精心设计了五大主题园区。在“情绪园”,“吹走乌云”游戏通过成功体验帮助学生重建自信;“专注园”的曼陀罗绘画让学生体验心流状态;“交流园”,通过“默契挑战”和“造型克隆秀”,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支持感知度;“成就园”,通过“看字说颜色”和“心理知识问答”,让学生在挑战中收获成就感;“意义探索园”,通过“感恩收集”和“请与我击掌”,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让学生们学会用积极视角解读生活。
“这次活动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实践载体。”活动负责人及课题主研邓燕林介绍,“通过创设成功体验情境、建立成长型评价机制,我们正在探索一套可复制的‘习得性无助’干预方案。”自2018年起,5·25心理健康文化节已经成为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校的固定活动,每年都会通过七至十天的系列活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除了传统的主题班会、心理手抄报、黑板报等,也会有创新的心理剧创编演、心理漫画展、心理游园会等。
据悉,该校将持续推进课题研究,下一步将重点开发“课堂微干预”工具包,并建立家校协同的长效机制,为破解初中生“习得性无助”这一教育难题提供实践范本。(邓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