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暑期社会实践 | 惠泽河边忆谷公,澳角渔港话振兴——“马研先锋”实践队走进东山

2025-07-25 15:46:1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踔厉奋发新时代,山海守望看东山。2025年7月20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马研先锋”实践队,在东山岛继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以 “弘扬时代精神” 为帆,以 “探寻乡村振兴” 为向,走进岱南村和澳角村,真切触摸乡村发展脉动。

岱南村:以“小口袋”聚合力,凭“三色功”破困局

在岱南村,村党委书记林勇发带领实践队探访长者食堂,2元一顿午餐成为了岱南村串联民生与治理的纽带。

林书记带领实践队队员们参观了“长者菜园”、“长者花园”。“口袋工程”作为岱南村乡村治理的“法宝”,让昔日的闲置场地化身村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红色名片” 。

芦笋馆:共话乡村振兴心经

跟着林书记的脚步,实践队队员们来到芦笋产业片区,蓝色生态基底上,岱南村村委正以可持续思维攻坚生产资料与市场瓶颈,筑牢产业根基。

“芦笋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核心挑战?”队员问道。

林书记坦言:“优质土地、苗种缺,劳动力因老龄化跟不上,销售端农户自卖收益低。”他接着说,“我们靠‘合作社+’统一销售,打响岱南白芦笋品牌,一步步破局。”

谈到城乡发展的核心,林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直面老龄化与村庄消失风险,引才、留才、育才,才是让乡土焕发生机的根本。”他特别提到,谷文昌当年抗旱时“与群众同吃苦、共攻坚”的精神,至今仍是破解难题的法宝。

澳角村:涛声里的渔业新生

在澳角村电商党支部负责人沈舜欣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走进澳角村村史馆,细细探寻这片土地的发展脉络,村史馆里的旧影新颜,渔港中传统渔业与现代发展的平衡,皆印证着澳角村对做好“海文章”的坚守。

兴海大道:青春脚步丈量振兴脉络

实践队队员们伴雨踏上澳角村兴海大道。一侧渔港经济活力奔涌,渔业、电商尽显“海洋经济”张力;另一侧生态保护斐然,沙滩、岛屿勾勒“绿色发展”长卷。实践队队员们与渔民攀谈,探寻嘱托落地的实践路径;在休憩凉亭与游客交流,调研民宿运营,深挖“生态+文旅”的致富空间。兴海大道上,青春脚步与振兴脉搏共振,调研在山海间扎根生长。

小组讨论环节中,队长陈奕倩谈了她的实践感受:“澳角村的渔业转型与岱南村的多元发展,都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生动样本,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谷公赤诚,木麻黄今更繁茂,新一代正续写 “功在千秋” 的新时代答卷。嘱托切切,谋升级产业振兴,做好“海”的文章正让一个个“海上田园”发生蝶变,这也正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马研先锋”实践队 彭林果、王慧青   摄影:“马研先锋”实践队 方若萱、杨怡杰、童冰铃(师)     “马研先锋”实践队  洪培妍 二审:陈奕倩 陈霖杰 终审:孟靖岳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