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9月4日讯(通讯员 梁继柏 马晓峰 唐婷)开学在即,师生家长请注意,开学季正是违法犯罪分子实施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期,大家务必擦亮双眼,筑牢网络“安全门”,千万别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缴费陷阱要注意
新学期伊始,缴纳学费、班费是常规事务,却也成了违法犯罪分子的“主攻方向”。手段主要有三类:
1.伪装老师收款。盗用班主任或学校工作人员头像、昵称潜入班级群,发布“紧急缴费通知”,要求通过私人账号转账,甚至发送虚假收款二维码,谎称“用于购买教材、校服”等。
2.伪造缴费链接。在社交平台散布“官方缴费通道”链接,实为钓鱼网站。一旦输入银行卡信息或完成转账,资金会瞬间流入骗子账户且难以追回。
防范提示
1.学校收费仅通过官方渠道(学校缴费官方账号),绝无私人账户转账!
2.收到缴费通知,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学校核实,确认无误再操作。
3.不明链接坚决不点,陌生二维码绝不扫描!
游戏物品交易要警惕
学生群体是游戏诈骗的重点目标,骗子常以“福利”“便利”为诱饵设套,骗局包括:
1.虚假道具、充值。声称“低价充值点券”“免费送稀有皮肤”,要求先转账或提供账号密码,得手后立即消失。
2.账号买卖、代练。以“高价收号”“代练升级”为幌子,骗取账号信息后盗号,或收钱不办事。
3.中奖诱导。游戏内弹窗或聊天称“你中奖了”,要求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领奖,实为套取个人信息。
防范提示
游戏账号、密码、验证码绝不向任何人透露!非官方链接坚决不点,可疑情况立即告知家长或老师,并联系游戏官方客服核实。
天价网课辨真假
开学前后网课需求激增,不法分子趁机冒充正规机构行骗,典型手段有:
1.推销“天价课程”。伪装知名机构“课程顾问”,通过电话、社交平台联系,夸大课程效果,用“别家孩子都在学”等话术制造焦虑,促使家长冲动缴费。
2.谎称“退费需交手续费”。非法获取家长报名信息后,冒充客服以“课程调整”“政策补贴”“退费补偿”为由,要求先交“手续费”“保证金”“税费”,诱导转账。
防范宣传
选择网课优先通过学校推荐、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核实机构是否有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陌生电话或社交平台推送的“爆款课程”坚决不信!缴费、退费全程通过机构官方平台操作,私人账户转账绝不答应。
兼职刷单勿轻信
高校学生群体是兼职刷单诈骗手法的易受骗群体,具体手法是:
1.陌生快递送福利。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事主个人信息,并向其寄送有“答谢优质客户”“入群领礼品”等标语和二维码的廉价礼品,诱导事主扫描二维码参与刷单,从而实施诈骗。
2.以红包为饵诱骗刷单。先在陌生的微信群内,用小额红包做诱饵,引导下载指定APP做“任务”以赚取更多的佣金,后实施诈骗。
3.巧立名目做任务。利用“网络平台点赞、为明星冲热搜做流量”等名目,诱骗当事人刷单,做任务。
防范宣传
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一切先垫资、先收费的网络兼职都不可信,要做到不理不信不转账。通过中介机构找寻兼职时,需核查机构资质,切勿抱着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警方提示
1.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无论是短信、邮件还是社交软件中收到的链接,只要来源不明,一律不要点击。这些链接可能隐藏着恶意软件,会窃取你的个人信息,或者将你引导至虚假网站,实施诈骗。
2.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二维码背后可能暗藏玄机,随意扫描可能导致手机中毒、个人信息泄露,甚至直接造成财产损失。
3.不向陌生账号转账: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要求你转账,只要是陌生账号,坚决拒绝。在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对方确认。
4.保护好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是你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绝不能随意透露给他人。
5.及时与校方或家长沟通核实:如果接到涉及学校事务、孩子情况的电话或信息,不确定真假时,第一时间与校方或家长联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来源:湖南邵阳北塔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