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青春护绿赋能基层治理,河小青行绘就生态新篇

2025-09-08 10:18:3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2025年8月,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彭城绿盾·护河先锋”河小青实践团深入徐州市云龙区庆新社区、泉山区花语社区及云龙区、铜山区、泉山区河道沿线,以“理论宣讲+科学监测+童趣实践”三位一体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基层治理与生态保护,书写青春护绿的生动篇章。

“彭城绿盾·护河先锋”河小青实践团在庆新社区合影

理论宣讲:让生态文明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庆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团成员张紫妍以“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为主题,通过“理论+案例”的方式,为居民和商户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她从“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三个维度展开,结合徐州市生态修复工程、社区垃圾分类成效等鲜活案例,阐释了“十个坚持”的深刻内涵。“过去总认为环保是政府的事,今天才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一位参与活动的商户感慨道。

数据赋能:用科学视角解码“双碳行动”

“节电33亿千瓦=节能123万吨标准煤=减排温室气体330万吨”——实践团成员朱诗颖用一组直观数据,揭开了“双碳行动”的神秘面纱。她以“数学等式”为桥梁,将节能减排的宏观目标转化为居民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关闭一盏闲置灯、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汇聚起来便是推动绿色转型的磅礴力量。

团队成员朱诗颖向社区居民讲解节能减排相关知识

活动现场,朱诗颖还分享了家庭节能“金点子”:利用淘米水浇花、旧衣物改造家居用品、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等。这些贴近生活的建议,让居民们深刻体会到“环保不是口号,而是举手之劳”。一位宝妈感慨:“原来我们每天都能为地球减负!”

童趣实践:垃圾分类从“小手”牵起“大手”

在泉山区花语社区爱心暑托班,实践团队长路恒化身“环保小老师”,通过“卡牌游戏+创意手工”激发孩子们的环保热情。孩子们手持印有不同垃圾图案的卡片,争相将“果皮”“电池”“纸张”投入对应垃圾桶,欢声笑语中掌握了分类知识。路恒还结合《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讲解垃圾分类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并带领孩子们绘制环保手提袋,用艺术创作传递绿色理念。

队长路恒引导暑托班小朋友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我要把画好的袋子送给妈妈,以后购物再也不怕白色污染啦!”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更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参与,形成全民环保的良好氛围。

社区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团队成员共同创作环保手提袋

河道检测:守护水体环境的科学行动

为了更深入了解徐州市的水环境状况,实践团成员化身“水生态侦探”,分别前往徐州市泉山区森林公园内河、铜山区玉泉河、云龙区奎河及黄河故道,开展了一系列严谨且全面的“生态体检”。团队成员运用专业工具与知识,仔细检测水中总溶解固体量,探寻矿物质的种类,排查是否存在漂白水、增氯剂,精确测定水体中的余氯含量,分析水体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测定水中的PH值。

团队成员使用专业试剂检测玉泉河水质情况

团队成员对奎河河水进行抽检取样

在检测过程中,成员们还不忘观察河道两旁的卫生情况。他们仔细查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密切留意水面上是否漂浮着卫生纸、塑料瓶等生活垃圾,并及时拍照记录,为后续分析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净滩行动:携手捍卫云龙湖畔

实践团还通过与泉山区团委和校团委合作,依托校青协招募青年志愿者,前往徐州市云龙湖河畔进行了净滩行动。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对湖滩上的塑料瓶、塑料袋、卫生纸、瓜子皮、烟头等各类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清理出垃圾十几公斤。

团队成员与志愿者共同清理湖滩垃圾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附近的垃圾分类站创作了“河小鱼”环保创意标识,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环保理念。在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成员们还为参与活动的青年志愿者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知识,并分发了垃圾分类宣传册,进一步增强了志愿者们的环保意识。

团队成员与“河小鱼”合影

基层服务: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

实践团深入建国小区、丰储小区,针对老年群体开展“一对一”宣传。成员张洋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解答居民关于垃圾投放时间、厨余垃圾处理等疑问,并在小区垃圾分类站张贴图文并茂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团队成员张洋为社区居民“一对一”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团队成员张洋在建国小区张贴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活动总结:以青春之力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从庆新社区的“理论春风”到泉山河畔的“科学监测”,从社区暑托班的“童心播种”到老旧小区的“精准服务”,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凝聚共识,实践团以多元形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

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合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彭城绿盾·护河先锋”河小青实践团的行动证明,青年一代既是生态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建设者。让我们携手同行,以点滴之力汇聚成海,共同书写美丽中国的徐州篇章!(路恒、周宇彤)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