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荣华乡青年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点亮山村

2025-07-27 03:07:28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访问:    

03102704379551474_75.jpg

“这样的年轻人,是真把心扎进咱村了!”在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荷田村,“50后”村民张松劲,看着村里这两年的变化,总忍不住夸赞这位“95”后选调生黄泽华。

黄泽华于2023年8月来到荷田村,既是支书助理也是挂点领导,用不到两年的时间,不仅成了村里的“自家人”,更让山村的日子亮堂起来。

“我来到荷田村,一定在荷田村认真扎实做事,把大家当父老乡亲和兄弟姊妹,为大家做实事、多做事!”这朴实的话语,成了黄泽华两年来工作的真实写照。

一腔真情的温度:让乡土民心有了暖意

黄泽华一到荷田村,就迅速进入角色,不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常能看到他走家串户。村里组织义务打扫卫生,村民们总能看到他与大家一起埋头苦干的身影。

03105825913592639_75.jpg

走访时,他看到村里部分特困老人生活拮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尝试联系了多家社会爱心组织,都石沉大海,一次次在希望与失望间徘徊。经过坚持不懈地寻找,终于成功对接上一家愿意合作的机构,从沟通协调到接收、搬运大量快递物资,前后忙碌对接了将近一个月,最终为40多户特困、低保家庭送去了大米、食物、棉衣棉被等生活物资,还贴心地为老人们准备了血压计和收音机。

这份实实在在的关心,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暖到了乡亲们的心窝里。

一路灯光的亮度:让崎岖山路有了暖光

荷田村由原荷华村、新田村合并而成,通往新田片的山路,是新田片村民往来的主路。可这条蜿蜒的路,黑了多少年——没有路灯,夜里走在路上,转弯有急弯,旁边是陡坡,村民们提心吊胆了大半辈子。

黄泽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两委”犯难:“没钱啊!”他却没打退堂鼓,转身往山外跑。网络上,他给公益组织写邮件、发私信,讲荷田村的故事;现实中,他邀请爱心机构来村里查看实情,一遍遍说乡亲们夜行的难。

赤诚终没被辜负。价值10万余元的60盏路灯运来时,他带着村干部们撸起袖子,肩扛手抬把灯具从车上卸下来,一趟趟往山上送。当第一盏灯亮起,接着是第二盏、第三盏……60盏灯沿着山路连成一串光带,夜里走在路上的村民,抬头能看见灯光,低头敢踩稳脚步。“这光,亮得心里都敞亮了!”有村民站在灯下,笑着笑着红了眼眶。

一缕墨香的浓度:让山村飘起新气息

黄泽华的心里,装着村民的柴米油盐,也记着大家的精神头。2025年春节前,他自掏腰包买了红纸、笔墨,邀来书法爱好者在村委会写春联。“春到人间皆锦绣,福临门第尽辉煌”“乡村振兴添活力,幸福生活节节高”……100多幅春联送到村民手上,门框上的红,混着墨香,让荷田村的年味里多了份精气神。

转眼到了6月,暑假如期而至。他又对接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三下乡”团队,把美育课堂搬进了村。40多个留守儿童拿起画笔学素描,跟着老师做手工,教室里的笑声飘出老远。团队还在村公路旁画了墙绘:田里的稻穗弯着腰,墙上的娃娃笑着脸,整个村子像被撒了把颜料,亮堂了不少。村民们说,这是村里“最美的一课”。

03130803773159428_75.jpg

近两年来,黄泽华的足迹遍布了荷田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困难家庭都留下过他的问候与关怀。他常说:“我虽是个外地人,但荷田村就像我的家乡,这里的村民就像我的家人,建设好荷田村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有很多想法要去实现。”在他的带领下,荷田村“两委”更加团结,大家看到他和村“两委”的努力,村庄也更加和谐稳定。

03134061727440571_75.jpg

“50后”村民张松劲感慨道,年轻人黄泽华用“家国情怀”和“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深深打动了荷田村村民。黄泽华不仅用实干改变了村情,更用智慧和热情擘画着荷田村的未来,他以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每一位村民,成为荷田村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