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7月9日正式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
实践团队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通过红色文化宣讲、中医药文化传承、实地走访、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传承焦裕禄精神,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物资搬运
物资搬运
7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杏马先锋”志愿服务队的师生午抵达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投身火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推拿科一病区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学习社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为村民带来健康服务。
上午10点,付楼村村委活动室里座无虚席,村民们早早来到这里,期待健康讲座的开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治中医师贺亚超为大家带来以“不寐的防治与调理”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贺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村民日常生活习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失眠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以及中医辨证防治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及中医养生方法改善睡眠质量的具体做法。讲座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与村民积极互动,向村民们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中药香囊和印有健康小贴士的扇子,现场氛围十分热烈。“这样的活动太好了,感谢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们把实用的健康知识和贴心的服务送到了家门口”,村民们称赞道。
下午2点,志愿服务队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治中医师贺亚超和主管护师张莉莉的带领下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开始后,两位专家耐心询问村民病史,细致检查,并现场施治。贺医师为颈肩腰腿痛患者施以针刺和推拿,为儿童进行捏脊、按揉等手法调理;张护师则为高血压、失眠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耳穴贴压,缓解不适。志愿者们在一旁协助搀扶老人、维持秩序、发放健康资料。义诊现场人头攒动,却又秩序井然。医生们耐心的诊疗与村民们真挚的感谢交织在一起,让整个义诊现场洋溢着温暖与感动。刚接受完治疗的李大爷高兴地说:“我这腰疼了好几年,今天医生给我扎了几针,立马轻松多了!”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是启程,是相遇,更是成长的开始。未来四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们将继续扎根乡村,用脚步丈量土地,以实干书写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