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彩云推普先锋团”来到丽江永胜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这群来自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满怀激情与期待,来到了光华傈僳族彝族乡新民村新民小学。在红土地上,他们以普通话为纽带,为新民小学的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向更远未来的桥梁,那一声声稚嫩却充满渴望的童音,在这座桥梁的滋养下悄然蜕变,如夜空中骤然绽放的繁星,闪耀出令人瞩目的文化自信璀璨光芒。
普韵起航:字正腔圆,播撒语言的种子
在专业普通话课程的课堂上,孩子们围坐成一片求知的花丛。志愿者们化身语言的园丁,手持“声母、韵母、调值”这三把钥匙,轻轻叩开孩子们的发音之门。他们用春风化雨的耐心,逐一纠正每个细微的吐字偏差,如同雕琢璞玉般打磨着孩子们的语言棱角。从平仄的起伏到音节的长短,从舌尖的震颤到气息的流转,孩子们在系统的学习中,渐渐让普通话的韵律浸润心田,为未来的交流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志愿者们告诉孩子们:普通话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本身;普通话既是载体、是桥梁、是纽带、是钥匙,又是根脉、是基因、是符号、是印记。讲好普通话体现的是传承文化和文明,又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更是增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的有力源泉。
童声琢玉:小小播音员,绽放语言的星光
在校园舞台上,小学播音员效仿着主持人的风范,手持麦克风时眼里的光辉,正是标准普通话给予他们的自信。新科技录音设备化作魔法话筒,将孩子们的童声封存在时光的琥珀中。他们一板一拍模仿播音员的神态,稚气的脸庞上透着认真,一字一句地朗读着故事与诗歌。播放器里流淌出的普通话音频慢慢变得标准且生动,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声音的差距与进步的空间。在反复的对比与练习中,孩子们的声音逐渐变得字正腔圆,如同春日的嫩芽舒展枝叶,缱绻着向更大更广阔的天空生长开来。
语趣乐园:在欢笑声里编织语言的网
除了严谨的课程与实践,“彩云推普先锋团”还精心设计并搭建了“语趣乐园”,让普通话在游戏里长出翅膀。词语接龙时,孩子们蹦跳着抢答,从 “天空” 接到 “云彩”,再接到 “彩虹”,一个个词语像串起的珍珠,在阳光下闪着智慧的光;普通话儿歌改编环节,他们把傈僳族的调子填进新学的词,稚嫩的歌声混着山间的风,带着美好飘得很远;情景剧表演中,孩子们扮演着 “问路的游客”“卖水果的小贩”,用刚学会的标准普通话对话,时而卡壳得挠头,时而流畅得拍手,笑声震得校园的窗户都在轻轻摇晃。
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普通话是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体与核心,在这方语言的天地里,普通话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流淌着温度的纽带,引领这些纯真的声音跨越山川湖海,奔向那浩瀚星辰,每一句带着泥土芬芳的普通话表达,都如同希望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肥沃土壤中悄然播撒,生根发芽。
“彩云推普先锋团”的大学生们,恰似一群怀揣着炽热梦想的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挺膺担当。他们勇往直前,用青春的激情与智慧,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通讯员:陈佳、田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