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审计)学院“语润格桑,言筑兴乡”实践团走进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及香格里拉牦牛博物馆,开展以“语言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与实践活动,探索普通话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尼西乡汤满村,实践团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及村民的语言学习需求。随后,团队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拉茸批初。他提到,普通话的普及为传统技艺的传播打破了地域限制,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现场,他一边用普通话讲解,一边演示黑陶制作的关键工序,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语言在非遗传承中的独特价值。
实践团还前往香格里拉牦牛博物馆,聆听藏族讲解员以流利的普通话介绍牦牛在藏族文化中的历史地位、驯养演变及民俗意义。博物馆负责人分享了普通话培训对提升讲解员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并强调语言标准化对文旅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此次调研让实践团深刻体会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和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语言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为香格里拉的文化繁荣与产业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讯员:余玥蕾 朱怡瑾 姚鹭瑾 詹志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