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骨埋秦岭传千古,血洒江东育新人
7月19日下午,“海棠照渔湾,新庄汇江声”调研队来到了江口烈士陵园,在当地书记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这个红色文化基地。1946年,王振将军所领导的三五九旅和干部旅到达陕南时,应国民党胡宗南志邀,王震派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同志为我军谈判代表赴西安谈判,径江口被驻扎在当地的胡宗南部六十一师一八一团无理扣押后杀害。1984年在多方努力下查清了三位烈士遇害的全经过,并修建了江口烈士陵园,以此纪念这几位为了革命英勇牺牲的同志。西北大学的同学们站在江口烈士陵园纪念碑前,望着整齐排列的一块块墓碑,每一块都镌刻着烈士的姓名与事迹。他们曾是鲜活的生命,为了理想与信念,将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他们早早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承载着重于泰山的担当,这种永垂不朽的精神不仅令同学们深深动容。
图为调研团在烈士纪念碑前学习革命事迹
图为各领导人对烈士题词
匠心守非遗文脉,产业兴江口经济
7月20日上午,调研团成员走进江口非遗点心传承人马莉的工作室,两边柜台上陈列着30类农副产品,如一本摊开的山乡风物志,以手工核桃点心为主,成员们品尝了独立包装核桃点心,外皮酥脆,内馅甘甜可口,负责人向调研团介绍,这是新推出的系列,方便携带,多吃几个也不会觉得腻嘴。
同时这座工作室也是江口回族镇特色食品加工厂,它坐落于江口回族镇江镇村,由宁陕县江口回族镇江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领办,注册成立了宁陕县江镇甄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公司一楼为宁陕山珍馆;二楼设置为库房和化验室;三楼是灭菌间、库房和豆腐干外包间;四楼为点心、酥饼等糕点生产车间;五楼则是豆腐干生产车间。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工厂负责人向调研团队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生产经营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团队成员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市场拓展策略等方面与负责人展开了热烈讨论。
从手工非遗传承到食品产业发展,非遗从来都不是静态的守护,而是如何让更多“江口味道”在时代浪潮中完成创造性转化,让文化遗产真正生长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力量。团队成员表示,将把此次调研所获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并积极向更多地区推广,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调研团与非遗传承人马莉的合影
寻“千万工程”,看新村振兴
7月20日下午,调研团走进宁陕县江口回族镇新庄村,围绕“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展开深入调研。团队成员与村委领导亲切交流,走访村庄各处,探寻新庄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发展密码。
踏入新庄村,整齐洁净的安置房栋栋伫立。位于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南部的新庄村,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个村民小组有序分布。户籍人口296户870人,辖区实有人口超2800人。而近年来,新庄村乘上“千万工程”东风,聚焦典型村培育,锚定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
“别看这里住的都是高楼,我们给好多住户还配套安装了柴火灶。”当地工作人员向调研团介绍到,考虑到安置房内居住老人过去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他们没有直接装煤气灶,而是把选择权交给村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又保留着老乡村的烟火气。
同时新庄村供水、供电保障有力,入户率、合格率均达100%,以民生为先,5.5公里通组水泥路,设立2名管理员保畅通;5G全覆盖,“三线”规范;村级活动中心兼具应急功能,微型消防站、应急电话等设施齐全,应急救援队常态化宣传,织密安全网。
图为江口新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图为新庄村安置房配套敬老院
此次调研,实践团队见证“千万工程”让新庄村旧貌换新颜。从产业到民生,从环境到治理,新庄村的实践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政府的每份都诠释着民心所向。立足乡村,面向新道路,团队成员将总结经验,为更多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作者:邢玉帆 江昕骋 邓柯宁 王子权 张欣然 布昊宇 陈星玙 袁添 周凡祺 方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