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深挖群腐“病灶”、广施整治“良方”、筑牢民生“堤坝” 让群众监督见真章

2025-07-17 10:12:2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当前,全国上下正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强调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好党的宗旨意识,坚持与人民群众携手共进推进群腐整治,让群众监督在整治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取得实在成效。

深入基层末梢,深挖群腐“病灶”。群众的眼睛是发现群腐问题的“探照灯”,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群众感受最真切、看得最清楚。纪检监察干部要大兴走访调研之风,主动深入群众之中,摒弃官架子、俯下身子,走进乡村集市、社区小巷、企业车间,与群众围坐在一起,营造真诚、信任的交流氛围,让群众毫无顾虑地反映问题、提供线索,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不公和困扰,倾听他们对身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看法和举报,认真记录、不偏不倚、如实上报。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利用网络举报平台、政务APP、社交媒体等渠道,拓宽群众举报问题的途径,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反映问题,确保群腐线索“一键直达”。从群众的举报中梳理线索、分析问题,从“赞扬声”中保持清醒、不骄不躁,从“吐槽声”中找准群众痛恨什么、期盼什么,掌握全面、真实的群腐第一手资料。

汇聚群众力量,广施整治“良方”。“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群腐问题的思路在群众中,办法也在群众中。纪检监察机关要以“甘当小学生”的谦逊态度,虚心向群众请教,时刻问策于民,提高群众在群腐整治中的参与度,借助群众智慧找准群腐问题的“病根”、开出标本兼治的“药方”。要对照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深入排查在基层权力运行、民生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存在的群腐问题,结合广泛收集的群众举报线索,抽丝剥茧、深入挖掘,努力把侵害群众利益的深层次、隐蔽性问题找出来。并将群众提供的好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整治措施和行动方案,在后续的整治过程中让群众看到问题被重视、举报有回音,切实感受到群腐整治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以群众满意为标,筑牢民生“堤坝”。群腐整治的最终目标,是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整治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整治成效的根本标准,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迅速行动、立行立改,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到人,确保问题及时销号;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紧盯不放、持续用力,制定阶段性目标,逐步推进整改。要及时开展整治成效“回头看”,对照问题逐项销号,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对于群众认可的整治成果,要进一步巩固提升,从解决“一个点”的问题向解决“一个面”的问题拓展,建立健全科学有效、务实管用、长期坚持的制度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逐一破解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微腐败难题;通过建立"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社会评题"闭环机制,将整治成效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倒逼责任落实。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和“小官大贪”等问题,全力以赴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在群腐整治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只有深入基层、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让群众监督在整治工作中发挥最大效能,让一乡镇一实事在基层民生工作中落地生根,让学习教育见行见效,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角落。(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唤起乡 杨月明)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