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涟源二小在党员活动室召开膳食监督委员交流会,围绕校园食品安全、膳食质量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该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以及市政协委员、六亩塘街道中心学校领导等特邀嘉宾齐聚一堂,共商膳食管理良策,搭建家校社协同监督平台。
会议伊始,该校分管后勤副校长邓立波代表校方发言,强调校园膳食安全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她指出,学校始终将“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通过完善食材溯源机制、优化膳食营养搭配、引入多元监督渠道等举措,持续提升食堂服务质量。后阶段将进一步整合家校社资源,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监管、全面提升”的膳食管理体系。
食堂主管详细汇报了食堂工作,从食材采购流程、餐品加工规范、卫生防疫措施到师生反馈响应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他特别提到,食堂每月开展学生口味调研,定期更新菜单,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
市政协委员在发言中肯定了学校膳食管理的规范化成果,建议进一步强化“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透明度,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她强调,校园膳食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育人环节,需在营养均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化创新。
家长代表聚焦“安全”与“成长”双维度,提出具体建议:建立食材供应商白名单,定期公示检测报告;加强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细节。学生代表们结合日常体验,围绕菜品口味、分量控制、供餐时间等提出建议,展现了对校园饮食的细致观察与积极参与。
会议现场,后勤处与食堂管理团队逐一回应了家长和学生的关切,并邀请家长走进后厨实地监督。
该校校长余清总结时强调,此次交流会是一次“问需于生、问计于家、问策于社”的生动实践,学校将以问题为导向,将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膳食管理从“规范保障”向“品质提升”迈进。希望各方将持续发挥监督合力,共同守护校园饮食安全,为师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悉,学校后续将制定《膳食提升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改进措施落地见效。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该校膳食管理工作迈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阶段,为构建安全、营养、有温度的校园饮食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 |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