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坚持五大“聚焦”,狠抓县域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来自湖南省洞口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系列报道之二

2025-02-14 07:43:3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记者袁通杰 通讯员肖贻轩 姜泽华

2月13日,记者在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看到,在车站左侧的交叉路口,大桥两端等道路易堵、事故易发路段,都有交警执勤。去年来、该县交警大队全体民辅警坚持五大“聚焦”,坚守交通安全管控一线,哪里车多、人多,哪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全力保障广大市民的平安出行和交通安全。

一是聚焦事故多发路段,持之以恒深化治理。对全县事故多发路段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清剿”专项治理,一年多来,累计排查事故多发点段91处,在省、市专家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实地勘察,运用无人机航拍建模、工程软件模拟等科技手段,严格按照“降速、停让、除障、亮化”工作法和“六个一律”的要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程评估,参与设计治理方案,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了事故多发路段风险隐患治理完成率100%,其中竹城公路三岔路口、八角田路口、高沙环岛等点段的治理效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

08234119799107253_92.jpg

图为交警在纠正电动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的违章行为。袁通杰摄

二是聚焦路面巡逻管控,保持严管高压态势。严格按照“勤务随着警情走”的工作要求,成立巡逻小分队,实行AB岗巡逻制度,结合辖区事故多发路段、多发时段、高发车辆和高发人群,统筹兼顾各项考核工作,全面加大路面巡逻管控力度,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严格按照省、市各项考核内容对标对表,把320国道竹市镇、竹城公路秀丰村、241国道高沙镇、高沙镇至花园镇、334省道岩山镇月塘村等事故多发路段、路口设置为常态化执法点,严查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截至2024年11月底,累计查处酒醉驾904起,客车超员69起,不系安全带14027起,货车超载398起,非法改装25起,摩电未戴头盔6848起,违法载人300起,国省道重点违法1650起,涉牌涉证720起,校车违法34起,“两客一危一货”超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300起,有力震慑辖区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三是聚焦事故防控协同,狠抓各级责任落实。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了事故研判专班,认真研究每一起亡人事故发案规律,通过发案的时间、地点、人员、车辆状况,找出发案主因,总结共性原因,找准弱项短板,开展精准防控。依托县道安委平台,深度开展事故责任倒查,压实“四方责任”,积极推动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强化事故多发风险隐患点段综合治理能力,积极推进“两站两员”“一村一辅警”乡镇综合执法队等力量群防群治,全力以赴除隐患、破难题、压事故、保安全,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交通安全共治格局。

08245916134538287_92.jpg

图为公安交警、民警联合执法疏堵。袁通杰摄

四是聚焦交通安全宣传,精准交通安全警示。成立专业宣传小分队,利用当地典型交通亡人事故实例制作交通安全警示片,深入事故多发路段所在村(社区),通过摆放交通安全知识展板、观看警示片、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围裙”和“交通安全宣传扇”等宣传资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面对面宣传。去年来累计开展“美丽乡村行”、农村“一老一小”“一盔一带”、七彩假期安全“童”行、开学季等系列主题宣教活动100余场次,交通事故精准警示宣讲50余场次,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循环播放交通安全提示,开展涉农交通安全常态宣传,将交通安全宣传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群众由开始的“无所谓”发展到后来积极参与,确保了宣传实效。

08254407969002443_92.jpg

图为经过重点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后交通秩序井然的高沙环岛。袁通杰摄

五是聚焦重要节点安保,高效应对突发风险。提前研判部署,详实制定方案预案,圆满完成了元旦、春运、春节、清明、五一、端午、高考、中秋、十一等重要节点的保安保畅工作,确保了辖区道路交通平安和谐、畅通有序。多次出色完成了上级领导来洞调研期间的交通安保工作。去年春运期间,因恶劣天气影响,高速分流,导致大量旅客滞留该县辖区,大队积极协同高速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和属地政府,依托洞口、大水等6个高速服务驿站,为高速公路车辆分流乘客免费提供热水、停车、如厕、休息等服务,全力保障了旅客安全,被评为“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春运交通安保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并被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宣传报道。今年春运期间共出动警力1000余人次、警车200余辆次,设置春运临时执勤点9个,启动春运交通安全执法站1个,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道路疏导管控,严查酒驾醉驾、超员超速等突出违法行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9起。为确保春节期间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