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总书记曾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竹”,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自然资源,在福建省邵武市得到了全新的诠释与发展。
一、寻根竹韵,品味绿色风华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在邵武市这片闽北大地上,竹产业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绽放出勃勃生机。福州工商学院移韵菌乡先锋实践队怀揣着对绿色文明的向往,踏上了一场寻根之旅,深入探索邵武市的竹文化。他们走进竹的世界,从竹子的生长特性到竹制品的广泛应用,从竹编工艺到竹建筑艺术,一一领略竹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片竹海中,他们仿佛找到了文化的根源,感受到了竹文化所蕴含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团队成员竹立方生态科技馆学习)
二、紧跟政策,领略竹品风采
福建省高度重视竹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邵武市作为福建省竹产业的重要基地,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竹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竹产业的发展现状,实践队一行前往邵武市竹立方生态科技馆进行实地调研。这座集展示、体验、营销、组织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竹产业馆,成为了他们探索竹韵的又一重要站点。在这里,他们深入了解了竹制品的初加工流程、产品用途以及市场前景,对竹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团队成员体验直播带货)
三、交融傩舞,探寻振兴新径
在探寻竹文化的同时,实践队还将目光投向了邵武的另一张文化名片——傩舞文化。傩舞作为邵武璀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实践队员们观看了傩舞的表演录像,亲身学习了傩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深切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他们表示,将积极探索将傩舞文化与竹产业相融合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四、实践之旅,收获与展望
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对于福州工商学院的移韵菌乡先锋实践队来说,是一次难忘而充实的经历。他们不仅见证了竹产业从“小竹子”到“大产业”的华丽蜕变,更深刻感受到了竹文化所蕴含的坚韧与乐观精神。通过与团市委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他们更加明确了青年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与担当。习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践队的成员们表示,将继续深入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积极参与邵武市的“三下乡”活动,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带到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特别呈现:实践队专属IP形象——“蓉宝”
为了铭记这次寻根之旅,福州工商学院的移韵菌乡先锋实践队设计了一个灵动可爱的IP形象——“蓉宝”。这一形象紧扣“文化”、“寻根”的核心主题,深入挖掘了福建省邵武市的文化精髓,并巧妙的将宁德市古田县的菌文化特色进行融合。从“竹文化”到“傩舞文化”,再到“银耳文化”,“蓉宝”将多元素融为一体,成为实践队与邵武文化交流的桥梁。它不仅象征着实践队与邵武之间的深厚情谊,更传递着他们对绿色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陈伟杰 | 图片:吴映鸿、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