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街五支路40号小区作为中吉社区典型的老旧移民自建房小区,自2000年居民陆续入住以来,由于缺乏专业物业管理,二十多年间外墙瓷砖脱落、渗水等问题日渐突出。不仅风雨天气时易发生瓷砖坠落,危及行人车辆,外墙密封性下降也导致雨水渗入,室内墙面发霉、墙皮剥落,严重影响居住安全与体验。面对这一难题,小区探索出“社区党委协调+居民自主筹资+街道纪检监督”的三方联动模式,有力推动了外墙修缮工程,为同类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有益实践。
一、背景与核心问题:移民自建房的“老旧困境”
该小区为移民自建房,自2000年起分批入住。因建成时间早、长期缺乏专业维护,房屋逐渐显现出两大问题:一是外墙瓷砖风化、黏结层老化,导致大面积松动脱落,安全隐患突出;二是外墙渗水点多,密封性能失效,雨水内渗致使室内墙面霉变、剥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二、多方协同:党委牵头、居民自治,打通修缮“中梗阻”
针对外墙问题,社区党委主动作为,通过多次居民座谈会梳理诉求、协调专业施工队现场勘测,缓解了居民“不知怎么修、怕修不好”的顾虑。居民随之成立临时自治小组,以“一户一议”确定筹资标准,及时公示进度,顺利筹集修缮资金。8月中旬工程启动以来,自治小组全程对接施工、明确重点作业区域,目前已完成274平方米外墙维修,预计9月中旬全面完工。
三、纪检监督:全程跟进,保障修缮“质效合一”
街道纪检部门同步介入,实施全流程监督,确保工程规范、透明、优质。一方面紧盯资金使用,要求定期公示材料采购、人工费用等流向,保障公共资金用在实处;另一方面不定期实地抽查,重点检查水包砂粘贴牢固度、防水层施工质量,严防“表面修缮、隐患未除”;同时按“8月开工、9月中旬完工”的进度要求开展督导,督促施工方保质按时完成,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从“老旧失修”到“有序焕新”,永顺街五支路40号小区的转变,既体现了社区党委回应民生关切的责任意识,也展示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能力,更通过纪检监督筑牢了安全与质量的底线,为破解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更新难题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