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四为严窕珊。图片来源世界泳联)
碧波翻涌,少年破浪。8月19日,罗马尼亚奥托佩尼亚游泳馆,15岁的象山姑娘严窕珊与队友携手,以7分51秒59的成绩夺得世界青年游泳锦标赛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
严窕珊出任第一棒,游出1分57秒69的个人最佳成绩,为中国队锁定首金,也为家乡象山写下首位游泳世界冠军的历史。这座东海沿岸的滨海小城,再次以体育之名闪耀世界舞台。
从东海小城到世界之巅
严窕珊2009年出生于浙江象山,6岁开始接触游泳,在象山少体校接受启蒙训练。2022年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12岁的她独揽5金2银2铜,一战成名。
2025年是她爆发的一年:3月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获女子400米自由泳季军;5月全国冠军赛与队友打破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会纪录夺冠。
“这孩子水感极佳,训练自觉,很有潜力。”她的教练沈剑峰这样评价。从县少体校到市队、省队,再到入选国家队,严窕珊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三级跳”。
(中为世界冠军严窕珊(右)体育教师曾敏)
冠军摇篮,星光熠熠
象山三面环海,人口不足60万,却是不折不扣的“冠军摇篮”。
2013年7月,射击选手康宏伟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27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一人独得男子50米步枪卧射团体和50米步枪三姿团体两枚金牌,成为象山历史上首位世界冠军。
2017年7月,羽毛球选手姚妲妮在土耳其萨姆松举行的第23届夏季听障奥运会上,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金牌,实现了中国听障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2023年,标枪少年傅彬轩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以60.22米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夺得金牌。
特殊赛场,同样精彩
象山体育的辉煌不仅体现在奥运赛场。2025年6月,在杭州举行的亚洲和大洋洲赛区坐式排球锦标赛中,象山运动员屠彩玲代表中国队出战,以全胜战绩夺得女子坐式排球冠军。
15岁时因病失去左下肢的屠彩玲,以惊人毅力投身坐式排球训练,先后获得2011年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季军、2013年和2014年全国坐式排球锦标赛亚军及季军。
“体育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屠彩玲说。她的故事,成为象山体育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体教融合,培育沃土
象山能走出这么多世界冠军,得益于其独特的“体教融合”培养体系。象山县通过“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构建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体育人才培养链条。
“我们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象山少体校校长介绍。学校与多所重点中小学合作,保证运动员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两不误。
该县财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体育场馆建设和教练员引进,确保训练条件与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严窕珊、傅彬轩等优秀运动员都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
海洋运动,特色品牌
依托东海资源优势,象山大力发展海洋运动,打造特色体育品牌。近年来,象山沿北纬30°最美海岸线,建设了智慧步道、海上运动中心和滨海体育公园等设施。
象山先后承办了全国帆船锦标赛、国际浆板竞速公开赛等赛事。2025年9月,象山还将承办全运会帆船赛事;2026年,将迎来杭州亚运会帆船、沙滩排球项目。
“海洋是象山的特色,体育是象山的名片。”象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高端赛事的举办,不仅提升了象山的知名度,更激发了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未来可期,梦想接力
严窕珊载誉归来时,象山县少体校游泳馆内,数十名小学员正奋力划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因为严窕珊的成功而加入游泳训练。
“我也想成为世界冠军!”8岁的象山小朋友稚气未脱却目光坚定。严窕珊的成功,不仅为象山带来了荣誉,更点燃了新一代的体育梦想。
从康宏伟到姚妲妮,从屠彩玲到严窕珊,一代代象山体育人正在用汗水和拼搏,书写着小城大梦的动人篇章。这座东海之滨的体育名城,正在孕育下一个世界冠军。
严窕珊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象山少体校的泳池里,更多孩子正在为梦想奋力划水;田径场上,标枪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射击馆内,枪声此起彼伏。
“体育让这座小城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底气。”象山县体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说。从东海小城到世界舞台,象山体育的故事,还在继续。(记者: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