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西南财经大学“乡约宁夏实践队”:返乡实践书写青春担当

2025-07-20 17:16:4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盛夏七月,热浪灼人,却无法阻挡青春的脚步。西南财经大学“乡约宁夏”实践队跨越千里,在7月7日至9日深入宁夏银川市与吴忠市利通区的社区巷陌、河岸堤边、乡间院落,以“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为行动纲领,用汗水浸润基层土壤,以实干诠释青年担当。在这场炽热的“乡约”中,他们丈量民情、守护生态、倾听民声,将青春论文写在祖国北疆的广袤大地上。

银川篇章:红马甲闪亮,共绘洁净家园与碧水清流

7月9日的银川,阳光炽烈。清晨,身着统一红色马甲的实践队员们已活跃在金凤区七子连湖社区。他们与社区工作者、居民志愿者组成联合队伍,发起“净美家园”环境攻坚。

图为队员们在社区合影。雷子藤 供图

实践队创新引入“网格化+地毯式”排查模式,对卫生死角展开精准围剿。扫帚翻飞,垃圾夹精准出击,可降解垃圾袋迅速充盈——从砖缝中顽固的烟蒂到绿化带深处隐匿的塑料残片,无一逃过队员们专注的眼睛和勤劳的双手。

图为队员们在清扫社区。丁乐 供图

“这样的活动太好了!大学生娃娃带头干,我们更得自觉维护。”一位社区大爷由衷感叹。这场志愿行动不仅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更以青春身影为示范,悄然播撒环保意识的种子,为银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图为队员们前往典农河畔。丁乐 供图

正午烈日当空,实践队员们征尘未洗,又奔赴银川城市水脉——典农河畔,开展“‘河’我同行,共护河安”徒步巡河行动。面对垂钓者冒险跨坐护栏外、居民在湿滑河岸涮洗拖把等隐患行为,队员们手持垃圾钳与环保袋巡护的同时,更化身文明劝导员。

“阿姨,河边洗拖把会污染水质,河岸湿滑也特别危险!”志愿者及时劝阻一位正在涮洗的大妈,耐心讲解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不远处,队员对护栏外垂钓者发出安全提醒:“大哥,这里水深流急,为了安全请移步到指定区域吧!”真诚的劝导赢得了居民的理解与配合,垂钓者主动收起渔具,涮洗者也当即离开危险区域。汗水浸透了红马甲,而典农河的碧水清波映照着学子们守护生态的拳拳初心。

利通篇章:脚步丈量民情,政策传递温情

当实践队在银川挥洒汗水时,另一支小分队已于7月7日抵达吴忠市利通区,将服务重心投向乡村基层治理与民生关切。

图为队员们在社区服务中心合影。金诗雨 供图

为精准掌握低保家庭实情,队员们在接受专业培训后分组深入村镇,逐户核对信息。走访不仅是数据采集,更是心与心的交流。“今年的低保金有变化吗?”“家里孩子上学能申请额外补助吗?”面对村民朴素的疑问,队员们化身为政策“翻译官”和民情“连心桥”。他们提前研读政策文件,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耐心解答;遇不确定处,立即联系村干部或现场查询,确保回应精准可靠。

图为队员们给村民讲解。金诗雨 供图

“这些娃娃讲得清楚,态度又好!”村民马大婶的肯定道出了队员们工作的价值。一次次详实的政策解读,一句句暖心的回应,拉近了学子与乡亲的距离,让惠民政策真正穿透“最后一公里”,温暖抵达民心。

图为队员们与丁主任一起走访调查居民情况。金诗雨 供图

实践经历催生建设性思考。在7月9日举行的“党建知识学习与基层服务探讨”主题活动中,队员们结合连日走访见闻,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乡村振兴战略精髓。围绕“如何优化低保动态管理”“提升政策宣传实效”等议题,青年智慧激烈碰撞:“为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人制作图文政策手册!”“联合高校为留守儿童组织暑期陪护活动!”这些源自泥土、带着温度的建议,如“简化申请流程”“加强村级干部培训”等,为利通区基层治理创新注入了鲜活思路。党建学习不再停留于理论,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破解难题的实践能力。

步履不停:以青春之火点亮振兴之路

从银川社区的洁净楼道到典农河的粼粼波光,从利通区低保户的门槛到党建学习课堂的讨论场——宁夏大地的每一寸热土,都深深镌刻下“乡约宁夏”实践队执着而温暖的青春印记。他们俯身基层,用扫帚和垃圾钳擦亮城市容颜;他们守护河湖,以勇气与耐心筑牢生态屏障;他们叩响农家门扉,让惠民政策如清泉流淌;他们汲取党建伟力,将智慧火花献给田野乡间。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年轻的臂膀,也淬炼着担当的脊梁。被汗水反复浸透的红色马甲,晒得发红的脖颈,沾满泥土的运动鞋,还有那走访归来后沙哑却依然热烈讨论着如何更好服务的声音——这一切,构成了青春最动人的底色。它无言诉说着:深入基层非一时热情,而是当代青年对时代召唤的坚定回应;乡村振兴也绝非抽象概念,它就在每一次弯腰拾起的垃圾里,在每一条清晰解答的政策条文里,在每一份带着思考的建议书里。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西南财经大学“乡约宁夏”实践队的旅程虽暂告段落,但服务宁夏、助力振兴的青春承诺永不落幕。他们将继续关注这片土地的发展脉搏,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行动,号召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广袤基层。当无数青春微光汇聚,终将照亮乡村振兴的壮阔前程,为美丽中国绘就生生不息的希望图景——这,便是新时代青年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丁昕钰)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