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光”筑基石,“渔”兴产业:激活渔光互补“双碳”动能

2025-07-15 08:57:0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光渔共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齐梦月带领下前往铜陵市西联镇东湖一期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地进行实地调研,团队通过考察项目运营、专访负责人等方式,深入探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路径,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积累实践经验。

光织鳞·实地调研:解码渔光互补生态密码

当日上午,团队实地研学顺利展开。踏入项目现场,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水面下,鱼群穿梭游动,实现了空间利用最大化。在负责人员的专业讲解下,调研团队成员仔细观察光伏设施布局。随后,团队成员分组参观了基站核心设施,深入了解其功率预测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及其变压设备系。智能基站设备布局提升了能源利用和管理的精准度,为生态和经济双赢提供经济支撑。

光织鳞·深度对话:聆听企业发展心声

下午,团队对项目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专访。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项目运维部负责人介绍,此项目目前产业规模大,收益显著,总占地可达6000亩,年产量可达232兆瓦,直接经济效益可达一亿元。同时,该项目生态效益显著,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与水产养殖的协同发展。

光织鳞·直击一线:探寻基层建设问题

随后,本团队跟随国能运营部负责人前往在建项目所在地,采访项目建设部郭经理,郭经理向团队成员介绍前期在与渔户交流沟通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方法,负责人强调会尽可能满足村民的需求,给予村民在建设当中受到的损害补偿,分清鱼塘的产权和责任关系,并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在后期,项目将进行消缺和摄像头与围栏的搭建,为项目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此次实地研学与专访活动是“光渔共融”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熠光织鳞”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旨在以渔光互补项目为调研切口,深入感悟绿色发展的深层密码。更为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答卷、助力“双碳”战略落地生根汇聚了奋进力量。(作者:唐军洋,徐俊辉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