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核梦初心,共铸未来”科普团队前往安徽省核科技馆开展了“‘人造太阳’探秘之旅”主题活动。近二十名青少年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课堂与创意手工,深度触摸前沿核聚变科技的魅力,在心中播下追逐清洁能源梦想的种子。
安徽省核科技馆合影
探秘核能世界,点燃好奇星火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科技馆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步入核能科技的奇妙殿堂。从核能基础原理的生动模型,到展现中国核工业辉煌历程的珍贵史料;从核电安全运行的精密模拟,到聚焦国际前沿的“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装置展示,一系列互动展项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他们踊跃提问,亲手操作,在惊叹于科技伟力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核能安全、清洁的能源属性。
小朋友参观现场
“核梦”课堂开讲,解码“人造太阳”
带着参观激发的浓厚兴趣,孩子们迎来了“核梦初心,共铸未来”团队带来的核心科普课堂——《人造太阳》。团队成员以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贴近生活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以甜甜圈吸引小朋友们的兴趣,将深奥的可控核聚变原理化繁为简。课堂聚焦“人造太阳”如何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机制、其作为“终极能源”的无限潜力,以及中国在该领域领跑世界的重大突破——如“东方超环”(EAST)的最新成果。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在问答环节更是争先恐后,关于“核聚变燃料从哪来”、“何时能点亮千家万户”等问题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科学思考深度。
志愿者宣讲现场
巧手“智”造未来,光伏驱动梦想
知识在探索中深化,梦想在实践中启航。活动的压轴环节,在科技馆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能源工程师”,动手制作“光伏发电小风扇”。他们认真连接线路,细心组装太阳能板与微型电机,当亲手制作的扇叶在阳光下欢快转动的那一刻,清洁能源“光生电、电驱动”的奇妙转化过程直观呈现,现场响起阵阵成功的欢呼。这不仅是一次趣味手工,更是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启蒙实践,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小朋友手工制作光伏发电小风扇现场
“核梦初心,共铸未来”团队合影
此次“‘人造太阳’探秘之旅”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践,更是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培育创新生态的重要契机,让青少年在“科学家第二实验室”的互动中,理解聚变能源对“双碳”目标的战略意义,为其播下科技报国的理想种子。未来,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核梦初心,共铸未来”团队将继续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道路上挥洒汗水。(王思鹏/文、钱海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