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在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聂家染坊开展“手把手学急救,心连心救生命”主题小课堂。作为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里不仅有急救技能的传授,更有红色历史的浸润。恰逢西南大学学生开展同期活动,两校学子携手协作,汇聚专业力量,让知识以更生动的形式高效传递,使小朋友们对红色精神的领悟更加深刻。
图一:“红浪”教育团在聂家染坊开展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赵青青(“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成员)手持话筒开启课堂,她以“长征路上的女卫生员李珍”为切入点,询问在场20余名小朋友是否知晓其事迹。在孩子们表示不了解后,她便向孩子们讲述李珍在长征中救死扶伤的故事,将红色精神与急救主题自然相连,让孩子们在聆听中领会 “守护生命” 的历史传
图二:志愿者讲解长征女卫生员李珍事迹
急救技能教学环节,志愿者围绕海姆立克急救法展开讲解,从清醒者的腰部冲击到失去意识后的平卧按压,再到自救技巧,条理清晰地说明操作要点,还特别强调 “禁止盲目拍背、避免损伤内脏” 的注意事项。演示环节里,小朋友们跃跃欲试,在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下模拟练习,有的志愿者轻缓示范冲击力度,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要领。
图三:志愿者给小朋友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环形包扎法教学中,针对手指、手腕的环形包扎与适用于手臂、小腿的螺旋包扎,志愿者讲清要点后,便让孩子们两两分组扮演“伤员”与“包扎员”动手实践。团队成员穿梭其间随时协助,并为表现出色的小组当即送上小贴纸、发夹作为奖励,还邀请小朋友上台示范,现场氛围愈发活跃。头部包扎难度稍大,志愿者重复演示三遍折叠三角巾演示步骤,并让小朋友们触摸“伤员”头部感受三角巾松紧。并给孩子们发小零食奖励,充分点燃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图四:小朋友分组实践环形包扎法
图五:志愿者现场指正小朋友轮旋包扎法
图六:志愿者展示头部三角巾包扎法结果
活动尾声,“红浪” 党史学习教育团、西南大学学生与孩子们在主题横幅前合影,定格下这融合知识普及与红色传承的温馨瞬间。此次 “红色故事 + 技能实操” 的创新模式,让孩子们既掌握了急救知识,又感悟了历史力量。重庆移通学院 “红浪” 党史学习教育团表示,后续将整理活动资料,通过宣讲、图文推送等推动成果转化,深化高校服务社会与思政教育融合。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当地儿童成长添上实用而温暖的红色印记。
图七:“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与小朋友合影
图:赵江渝 张贵洋 文:杨波 屈涵 赵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