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清
就在昨天,一个朋友的寥寥数语,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弦,点燃了我对朱壤屋的兴趣。6月2日,我约上三个朋友驱车从邵东城区出发,不到一个小时,朱壤屋便赫然映入眼帘。她雄踞于山色水光之间,默默守望着中乡。红壤之地,仿佛以坚不可摧的意志,托起恢宏而悠久的梦想。
真是无巧不成书。我们正准备投抱入怀,恰好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他见有人来参观,表现出当地主人的热情,主动向我们介绍起朱壤屋来。何谓朱壤屋?它的名称来源于其屋场上土壤呈朱红色,故称为“朱壤”。朱壤屋坐落在邵东市灵官殿镇花园村,最初建于元末明初。后在清道光中期,十九世祖刘世德在原址上进行扩建,形成了四进两院六垛十六天井及两私塾的宏大规模,房子达107间之多。它不仅是刘氏族人生生不息的居住地,还曾是民国北洋政府内务部部长刘奇甫的故居,也是当代著名历史剧导演、编剧家刘和平的祖宅所在地。朱壤屋本身即是一曲无声的颂歌,唱给那些曾在这里生活、呼吸、劳作、成长、并归于尘土的先辈,同时献给前来观赏、考察、研究的人。
老乡娓娓道来,朱壤屋的宏伟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高山仰止,让我们肃然起敬。举目仰视,古宅的壮阔恢宏扑面而来。屋脊似卧龙骨架,廊柱如巨人脊梁,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而巍然挺立。宅院正中由外向内有三座大门,院中有院,三门对应。我逐门逐院仔细端详,轻拂那如哲人额头的青砖陈木,指尖似感触到了当年建筑巨匠巧手的灵动。朱漆剥落的梁木,缝隙里亦渗透出陈年木香。更令人屏息的是那些廊柱、窗棂、梁枋之上细密的木雕花纹图案,刀工所至,每一笔都刻着时光的凝思与匠心的精湛。岁月虽已蚀去鲜亮颜色,然而繁复纹图里的生命活力却依然隐隐搏动。我踯躅其间,不禁出神:当年是何等神工巧匠,运斤成风,竟将凝固的人事沧桑盛世韶华嵌入了这木石之躯?
我踱进昔日幽深的内院,这里曾经住过一代又一代的刘氏族人,空气里似乎弥漫着他们昔日酸甜苦辣的气息。当年此宅,人声鼎沸,烟火蒸腾,门庭往来人影交错,悲欢离合的故事感天动地。而如今,人潮已退,门庭冷落,只留下这座刻满时光凿痕的建筑。更如一面映照古今的镜子,既有过往弥足珍贵的纪念,又有启示当今多加守护的天职。何时复兴荣?唯有倍加珍惜,细心呵护,才能让这精彩的时光之书鲜活地续写下去,福泽千秋万代。好在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引起了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报道,2025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十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邵东市古建筑“朱上湾刘氏大屋”赫然在列。这个“朱上湾刘氏大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朱壤屋。
在回程的路上,同伴们感慨万千,你一言,我一语,啧啧称赞先辈们的勤劳聪慧,切切期盼朱壤屋的修缮保护。谈着想着念着,一首朱壤屋感怀诗从我心底里发出声来:
百丈飞檐挂云山,
重门深院锁烟鬟。
苔痕漫记春秋史,
画栋精雕日月环。
飞贯斗牛凝古韵,
势凌阊阖镇湖南。
欲唤鲁班重运斧,
复原朱壤泽人寰。
(作者系退休干部,曾任中共邵东县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