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科技助力大发展——湖南省洞口县杨林镇小籽花生系列报道之三

2025-08-29 20:38:0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记者袁通杰 通讯员罗军

3月28日,处暑的烈日把泥土嗮得暖烘烘的,泛黄的花生苗裹着刚刚出土的花生的芳香扑面而来,记者在湖南省洞口县杨林镇坝上村杨林小籽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只见10多位村民在一大片花生基地一字儿排开,一个个弯腰使劲攥住花生茎干一抖一提,带着泥块的根须便破土而出,成串的果实你挨我挤密密麻麻,像娇羞探出脑袋的“小精灵”。村民们把刚拔出的花生整整齐齐地堆放一起。旁边,一台崭新的花生脱粒机发出“突突”的响声,一位村民抓住一把花生茎部,将花生果实头部往脱粒机上一放,一颗颗壮实的花生飞流直下流入箩筐。晒场,一位妇女正手持花生清洗专用水枪在冲洗新采回的花生……

21164407226638601_92.jpg

图为使用脱粒机摘花生提高了功效。袁通杰摄

基地负责人、洞口县花生协会副会长李志介绍说,今年他们采摘花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脱粒机摘花生比昔日人工采摘提高几十倍的功效;专用花生水枪清洗花生也比人工清洗既减少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清洗质量。

是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杨林镇在“提质增效年”中,十分注重杨林小籽花生的科技种植,努力挖掘花生扩种潜力,通过政府引导,科技赋能,群众参与,走出一条“能人引领、基地示范、大户带动、散户参与”的产业发展好路径,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

21350928471061270_92.jpg

图为专家在杨林镇授课。刘红军提供

首先,为推进小籽花生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杨林镇党委、政府制定蓝图:规划建设小籽花生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杨林“小籽花生”申请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并延链补链强链,如发展农产品加工、包装、电商等新业态,让小籽花生成为富民强镇的龙头产业。

21360167507214912_92.jpg

图为专家深入基地现场指导。 刘红军提供

同时,该镇注重请专家亲临指导。先后多次请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林、国家花生试验站站长刘登望来到杨林镇实地考察,宣讲政策,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改善种植方式,应用新技术,使用农业机械生产。早在今年3月4日,李林、刘登望、王小丽等专家教授受邀在杨林镇坝上村院落会现场授课,该镇各种植大户、村民沉浸于专家教授的技术培训宣讲中。8月23日,为进一步凝聚产业发展合力,持续擦亮杨林小籽花生绿色名片,推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农旅结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加快建设“三区一中心”贡献力量,在杨林镇举办的洞口县乡村趣味运动会暨杨林小籽花生专场推介活动中,杨林镇又专程请来李林、刘登望现场给参加活动村民普及杨林小籽花生科技种植技术。

政府科技引领,村民干劲倍增。早在3月9日,李志一边与村民洽谈土地流转事宜,一边与村民一起学习使用农用机械。他说,“今年是县里的‘提质增效年’,政策好、服务优,我准备大干一场。我新买了2台播种机和1台剥壳机,计划将小籽花生的种植面积增加到500亩以上。”李志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持续扩大小籽花生种植面积,引领乡亲们发展这一特色产业。他介绍,各级党委、政府为小籽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尤其在技术支持和宣传推广上,县农业农村局和杨林镇党委、政府积极对接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为小籽花生产业把脉问诊,为我们在技术上撑腰,提供技术支持,小籽花生产业发展后劲更足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该镇11个村全部种了小籽花生,总面积达2700余亩。其中,坝上等5个村有集中连片3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每亩小籽花生带动村民增收3000元,该产业的总产值约570万元。

21372664807649699_92.jpg

图为山下村召开2026年杨林小籽花生示范基地建设动员大会。袁通杰摄。 (2)

早规划,早安排,科技发展劲更足。8月28日,杨林镇山下村在8月的党日活动中,就召开了2026年山下村杨林小籽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动员大会,通过了在全村大力种植杨林小籽花生的决议,杨林小籽花生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